以前要跑3個部門拿3張許可證,現在只進一個窗口拿一張綜合許可證,大大縮短了我們辦業務的時間,‘一業一證’審批服務改革真是方便了我們企業。”近日,在山東省泰安市政務服務大廳,山東一山一水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源拿到了飲料生產行業的綜合許可證,他對“一業一證”改革帶來的便利贊不絕口。隨著臨沂、泰安等市“一業一證”新增30個行業綜合許可證發出,山東省步入全行業全覆蓋“一證準營”新時代。 記者了解到,2020年以來,山東省市場監管局聚焦“一業一證”改革,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突破,全省186個市、縣及功能區20個改革行業實現全覆蓋。該局聚焦“九大改革攻堅行動”,持續優化企業開辦服務,積極探索“一業一證”改革,營造寬松便捷的市場準入環境;多方位提升企業開辦便利度,上線運行新版“一窗通”平臺,實現一次登錄、一表填報、一日辦結,企業開辦跑出加速度。
“去年4月30日,山東省政府印發《山東省加快流程再造推進‘一業一證’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聚焦‘六穩’‘六保’和全省‘十強產業’,從全省申報的46個試點行業中選取20個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高頻行業,率先開展‘一業一證’改革。去年5月27日,全省發放首批20個行業綜合許可證。6月30日全省16個市和170個縣(市、區)全部實行‘一業一證’改革。8月底又推出10個行業綜合許可證,9月底覆蓋全部試點地區和行業。今年又有30個新增行業綜合許可證。”山東省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侯成君對實施“一業一證”改革的相關數據和時間節點了如指掌。他表示,山東省在全國省級層面率先實施“一業一證”改革,實現了“一次辦好、一證準營”,提前超額完成改革攻堅任務。
據介紹,山東省“一業一證”改革首批選擇了休閑農莊、康養中心等20個行業先行試點,將一個行業涉及的多項許可整合實行一項綜合許可,將一家企業需要辦理的多張許可證書整合為一張行業綜合許可證。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堅持標準化路徑、便利化目標、智慧化手段、法治化原則,探索形成了一門辦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書承諾、一窗受理、一同勘驗、一并審批、一證準營、一體聯動的“九個一”行業準營新模式。
在深化改革過程中,山東省市場監管局編制了全國首份《“一業一證”行業綜合許可證工作指引》地方標準,規定實施行業綜合許可的基本原則、適用范圍、服務流程、證書應用等,增強改革的剛性約束力。該局提出“一業一證”改革行業范圍擴展建議,推動公布了全省《全面實施“一業一證”改革大幅降低行業準入成本實施方案》,涉及16個部門48張許可證,覆蓋需要辦理兩個及以上許可證件行業30個,做到了“應改盡改”。同時,該局編制公布30個新增行業綜合許可工作規范,做到全省同標管理,每個市縣辦同一件事,提交材料相同、辦事標準一樣、工作流程統一,加速了“一業一證”打印功能升級,實現營業執照電子證照自動讀取,信息共享,推動標準化、信息化“兩化”融合。
截至2月20日,山東省已發放行業綜合許可證69672張,其中新增30個行業發放綜合許可證2918張,全省實現50個行業全覆蓋。
“‘一業一證’改革,是山東省委省政府確定的改革攻堅重點任務,主要是通過‘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發揮全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和‘一枚印章管審批’優勢,探索行政許可由‘政府供給側’轉向‘企業需求側’的制度創新。通過事項整合、流程再造、信息共享,將一個行業所有審批事項信息集成到一張綜合許可證,實現‘一證準營’,企業也實現了‘拿證即開業’。”侯成君說。
讓“跑一次”為上限,“不用跑”為常態。山東省市場監管局以企業準營為目標,推行“六個一”流程再造:一是“一次告知”,按行業集成審批條件,形成一張告知單,由“多證多次告知”變為“一業一次告知”;二是“一表申請”,按照共用信息共享應用、個性信息單獨填報的原則,簡并申報材料,推行承諾制容缺受理,法定申請材料現場核查獲取,由“多事多表申請”變為“一業一表申請”;三是“一窗受理”,設置“一業一證”窗口,建立會商機制,按行業實施統一幫辦代辦和咨詢服務,由“一證一窗”變為“綜合一窗”;四是“一同核查”,對需要現場核查事項,統籌組織,市縣聯動,部門聯合,由以往單項分別核查變為多項一同核查、整改意見一口告知、整改情況一趟復審;五是“一并審批”,變串聯審批為并聯審批,審批時限依照全流程中最短審批事項用時確定,限時辦結;六是“一證準營”,統一全省“行業綜合許可證”樣式,加載集成有效許可信息二維碼,實現行業經營許可信息一碼覆蓋,由“多事多證”變為“一證準營”。
“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將進一步加大改革攻堅力度,抓好‘一業一證’改革擴面工作,由20個行業擴展到50個行業,實現全省全行業全覆蓋;繼續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嚴格落實取消許可、許可改備案、告知承諾、優化審批4種方式,年內實現改革全覆蓋;加快推進企業簡易注銷改革試點全覆蓋,將注銷公告時間由45天壓縮至20天。”侯成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