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的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裴曉菲表示,《2023、2024年度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發電行業配額總量和分配方案》(簡稱《方案》)優化了履約時間安排,由兩年一履約變成一年一履約,同時提出配額結轉措施,更好平衡市場供需。
據介紹,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牽頭開展第三個履約周期相關工作,按照“穩中求進、服務大局、鼓勵先進”的總體要求,編制了《方案》,作了多個方面的優化和調整。
一是優化履約時間安排。此次《方案》將2023年和2024年兩個年度的履約截止時間分別定為2024年底和2025年底,實現一年一履約。
二是調整統計核算口徑。為從源頭防范數據質量風險、提升配額分配方法的科學性與合理性,《方案》在調整配額量計算基礎參數、優化管控范圍、簡化和優化各類修正系數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改進。
三是可比口徑下碳排放基準值略有加嚴。考慮到“十四五”全國碳排放強度目標完成進度等因素,2023年、2024年度碳排放基準值同等可比口徑下降1%左右。
裴曉菲表示,在此基礎上,為有效解決配額盈余企業惜售、市場交易不活躍、配額缺口企業履約壓力大等問題,生態環境部提出了配額結轉措施。
據介紹,需要結轉配額的只是配額存在盈余的企業。經測算,在當前結轉措施下,將促使配額盈余企業逐步向市場釋放與履約需求大致相當的配額量,以更好平衡市場供需。
結轉截止時間定為2025年12月31日,為企業留足時間制定交易計劃,避免短期內扎堆交易,導致碳價異常波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