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農業大省, 山東省的春耕播種3月份就已啟動。整體來看,今年山東春耕市場呈現三大特點:化肥供應保持低位,企業產銷壓力較大,需求正悄然生變。
供應減少
從今年春耕來看,受前期冬儲量下降等因素影響,化肥貨源供應減少。
“前期受安全環保監管、天然氣供應緊張、人民幣貶值等因素影響,氮、磷、鉀三大化肥主原料價格全面上行,不同品種漲幅在200~400元/噸,整個冬儲期化肥價格始終在高位運行。加上前幾年儲備虧損的陰影及儲備費用的增加,各級經銷商儲備積極性不高,化肥冬儲量降低。”山東省化肥與煤化工行業協會高級顧問楊春升介紹說。
從化肥產量上看,2018年山東省氮肥行業扭轉了連續2年產量下降的局面,生產合成氨639.5萬噸,同比增長8.2%;生產氮肥363.8萬噸,同比增長3.4%;生產尿素707.9萬噸,同比增長5.3%;生產磷肥66.6萬噸,同比下降14.2%.但2019年1月份,氮肥和磷肥產量同比均下降。1月份合成氨產量同比下降1.46%;氮肥產量同比下降0.2%;尿素產量同比下降5.1%;磷肥產量同比下降20.1%.
尿素方面,今年尿素儲備量減少,部分經銷商已不再儲備尿素,多采取隨銷隨采的操作辦法。生產裝置方面,春節前天然氣供應緊張,多數氣頭企業被迫限停產,尿素企業整體開工率不高。但節后隨著氣溫回升,前期停產的氣頭企業已陸續開車,目前開工率已由前期的54%提高到60%左右,日產量達到14萬噸以上,預計今春尿素供需緊平衡。
磷肥方面,受農民用肥習慣改變影響,磷銨直接施用量逐年減少。目前山東磷銨儲備相對充足,能基本滿足春耕需求,預計價格以穩定或小降為主。
鉀肥方面,目前貨源供應充裕,能夠滿足春耕需求,預計價格以穩定或小幅下滑為主。
復合肥方面,前期冬儲期價格較去年同期高300元/噸以上,加上部分原料走勢的不確定性,復合肥產品儲備量同比大幅減少。據經銷商反映,截至2月底,拿貨量僅有去年同期的50%左右。
總體來看,今年春耕期間,山東化肥供應沒有大的矛盾,市場整體不溫不火。
競爭激烈
盡管處于需求旺季,但化肥生產企業明顯感覺今年春耕市場不旺,產銷壓力加大。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重要原因是生產企業因經銷商拿貨減少,導致各工廠庫存都較大,同比增幅在10%以上。”魯西集團化肥事業部經理周長太分析說。
此外,農資營銷的“人海戰術”已成過去式,農戶消費日趨理性,不再跟風走。前些年,很多肥企瘋狂招聘業務人員,培訓農技知識,提倡農化服務。而如今這種模式很難奏效,對于化肥的銷售作用有限。
周長太指出,農資競爭已正式進入激烈狀態。以前的農資競爭只是混亂,算不上激烈,“概念”肥、劣質肥魚目混珠,層出不窮,競爭是混亂無序的。現在市場回歸理性,使農資競爭日趨激烈,以前是大廠擠占小廠的市場,如今大廠之間也已開始PK.可以預期,隨著春耕旺季到來,各大肥企在開工率逐步提升的同時,市場份額之爭也將更加激烈。
需求生變
受化肥零增長、種植結構調整、農業補貼政策微調等因素影響,山東省今年的春耕需求已悄然發生變化。
“在補貼政策影響下,今年三大主糧中玉米播種面積仍將繼續減少,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對化肥的需求。另外,有機肥替代及化肥使用量零增長等政策仍將持續抑制化肥需求。”山東聯盟化工集團總經理王高華表示。
從農戶需求來看,今年山東省的春耕用肥呈現四大亮點:
一是土地流轉速度加快,專業合作社和包田大戶越來越多,專業人辦專業事的比例越來越高,對于科學用肥有很大幫助。
二是農民對氮、磷、鉀等單質性肥料用量越來越少,復合型、功能性肥料占比越來越高,很多企業推出的組合套餐肥正在發揮威力。例如“復合肥+水溶肥+液體肥+菌劑”組合套餐廣受農戶喜愛。套餐肥不僅成本低、效果好,還很迎合農戶的需求,套餐肥的推廣是農資服務的延伸,逐步成為各企業的營銷新法寶。
三是農民的用肥習慣發生了較大變化,測土配方施肥和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
四是化肥的品牌越來越淡化,性價比和服務逐漸成為競爭的主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