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國家科技獎評選中,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研究團隊與山東天維膜技術有限公司、杭州水處理技術研究開發中心有限公司聯合完成的均相離子膜制備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榮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
該項目打破了發達國家在均相離子膜領域的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使進口均相離子膜的價格從原來的每平方米2000~3000元驟降至500~700元,降幅逾70%.
離子交換膜廣泛應用于特種分離、清潔生產、能源和環境保護等領域,具有強大的市場需求。但傳統均相離子膜制備工藝復雜,需要使用氯甲醚、氯磺酸等有害物質,環境污染嚴重,造成國產均相離子膜難以產業化,日本等發達國家對我國在該領域實行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
針對國內離子膜產品制備工藝落后及應用受限等突出問題,徐銅文教授及其團隊歷時十余年,圍繞均相離子膜綠色化、低成本化生產和工業化應用開展系統深入的研究,發明了多硅共聚物制備離子膜材料技術、溴化-胺化離子膜材料制備技術、無溶劑原位聚合離子膜制備技術等,開發了離子膜專用工業生產新設備,以及新型板式(電)滲析膜組件及廢酸、廢堿和高鹽廢水集成處理工藝。這些發明實現了均相離子膜綠色化、低成本化制備以及對離子膜制備、裝置、應用等整套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
項目成果實現了國產均相離子膜綠色化、低成本化生產以及離子膜整套技術的知識產權保護。項目建成6條均相離子膜生產線,形成了四大系列20余種均相離子膜產品,膜年產能達50萬平方米,填補了國內均相離子膜產業化的空白,打破了發達國家對我國相關技術封鎖和價格壟斷,開創了我國膜技術在工業廢酸/堿/鹽分離純化應用的新領域。
目前,采用該項目膜產品的用戶超過150家,累計處理工業廢酸/堿/鹽規模超過5萬立方米/日,產品不僅在全國推廣應用,還出口德國、印度、馬來西亞等國,應用行業涉及化工、濕法冶金、有色金屬、稀土、電子刻蝕、食品生物、化纖等眾多領域,解決了困擾企業多年的技術難題,有力推動了相關行業的技術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