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季度以來,國內純堿市場一直籠罩在高庫存低消耗的陰影下,特別是春節過后國內衛生事件發生加劇純堿市場的內憂外患。
5月份以來,國內部分純堿廠家裝置降負或停車檢修。據初步統計,5、6月份計劃檢修的廠家,涉及產能在600萬噸左右。截至目前,國內純堿行業開工率在77.3%左右,同比去年83.84%下降約6.5個百分點。
根據玻璃資訊網提供的數據來看,截至到3月上旬,玻璃企業庫存突破5000萬箱,達歷史新高。據4.30日最新數據顯示,玻璃企業庫存在5188萬箱,庫存天數約20.80天左右。
據聚玻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冷修生產線11條,減少產能4728萬重箱。復產生產線2條,恢復產能780萬重箱。點火生產線1條,增加產能480萬重箱。今年以來累計凈減少年產能3468萬重箱。近期沙河長城一條1200噸生產線停產,秦皇島弘耀二線600噸也放水冷修,計劃明年搬遷。玻璃產能的減少對市場信心有較強的促進作用。近期玻璃廠家出庫以及價格方面都有所提振,總體看玻璃現貨價格的拐點基本出現。但是對于原料純堿行業來說,
浮法玻璃供應面持續減量,對純堿用量持續減少。另外,輕質堿下游如泡花堿、印染、味精、無機鹽等行業行情低迷,開工不足,需求方面利空純堿市場。
對于純堿后市來說雖然市場供應有減量表現,但下游玻璃行業生產線放水停車較多,下游剛需也在持續減弱,過剩矛盾只增未減。終端需求低迷,疊加庫存基數大,庫存的消化仍需一段時間。后期需密切關注純堿廠家開工情況變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