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官網發布了《山東省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計劃啟動對包括化工行業在內的傳統制造業進行智能化技術改造工作。
具體看來,該計劃提出以安全、清潔、循環利用為核心,推進化工行業智能化生產、節能與安全生產管理;推廣化工行業傳感器及移動互聯網技術,打造泛在感知的化工生產環境;構建先進過程系統(APC)、實時優化系統(RTO)、基于信息物理系統(CPS)及面向生產全過程全業務鏈的網絡協同系統,建設智慧園區;在民爆行業推廣機器人以及智能成套裝備。
“智能化技術改造具有投資省、見效快、周期短以及所用的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裝備新、模式新等顯著特點。”山東省工信廳規劃與技術改造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山東省將狠抓技術改造升級,提升傳統產業內生動力,并在國內率先建立“現代優勢產業集群+人工智能”推進機制。山東將從今年起實施智能化和綠色化技改三年行動計劃,以化工、機械等傳統優勢行業為重點,推動形成一批數字車間、智能工廠、綠色工廠。
該計劃提出傳統產業智能化技術改造的主要任務是:以安全自主可控為基礎,以國際先進水平為標桿,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工業互聯網、物聯網、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改造提升包括化工行業在內的傳統制造業。采取摸底調查、專題培訓、診斷服務、實施改造、示范推廣等方法步驟,推動裝備換芯,促進裝備數控化;推動生產換線,促進產線數字化;推動機器換人,促進工廠智能化;推動園區上線,促進園區智慧化;推動產鏈上云,促進產鏈平臺化;推動集群上網、促進集群生態化。
根據計劃,山東省力爭到2022年底,每年完成萬項技改、推動萬企轉型、完成4000億元投資,使山東省制造業智能化水平躍上新臺階;重點行業智能化水平達到國內先進,龍頭企業智能化水平達到國際先進;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智能化技術改造覆蓋面達到70%,裝備數控化、車間數字化、工廠智能化、園區智慧化、產鏈平臺化、集群生態化水平逐年提升,在役工業機器人數量達到8萬臺左右;初步形成智能化技術改造推進體系,為制造強省建設賦予新動能、貢獻新智慧。
此外,為保障計劃實施,山東省還明確了強化組織領導、強化財稅支持、強化產融結合、強化項目管理、強化服務力量、強化人才建設、強化要素保障、強化國際合作“八強”保障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