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量龐大的“兩化合并”傳出了最新聲音。
在9月2日由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企業家代表與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中國中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寧高寧在會上表示,中國化工集團和中化集團合并重組正在進行中,兩家企業的合并非常有必要。
圖源丨國新辦
此前的1月23日,中化國際(600500.SH)、安迪蘇(600299.SH)等多家上市公司均發布公告,披露接到實際控制人來函,中化集團正與中國化工籌劃戰略性重組。重組方案具體內容及其實施尚須履行相關批準和監管程序。
實際上,關于“兩化合并”的傳聞曾多次傳出,而寧高寧于2018年6月底開始兼任中國化工董事長一職更被外界解讀為合并前兆。不過,直到今年1月,“兩化”才率先在農化板塊拉開整合序幕。
在披露籌劃戰略性重組之前,中化集團和中國化工官網均于1月5日發布消息,中國化工擬將其持有的先正達股份公司(Syngenta A.G.,下稱“先正達股份”)100%的股份和安道麥股份有限公司74.02%的股份劃轉至先正達集團,同時,先正達集團擬受讓中化集團下屬農業板塊的主要資產。先正達集團成立于2019年6月,由寧高寧擔任董事長和總經理。
1月5日當天,中化集團、中國化工兩家央企旗下的4家上市公司中化化肥、揚農化工、荃銀高科、安道麥A也均發布股權變動公告。
兩家央企當時均表示,此舉旨在進一步深化國企改革,優化資源配置,這也是兩化進一步加強合作的重要舉措。
據官網介紹,中化集團是領先的石油和化工產業綜合運營商、農業投入品(種子、農藥、化肥)和現代農業服務一體化運營企業,并在城市開發運營和非銀行金融領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擁有全球員工約6萬人。中國化工則是在原化工部所屬企業基礎上組建的國有企業,是中國最大的化工企業,有化工新材料及特種化學品、農用化學品、石油加工及煉化產品、橡膠輪胎、化工裝備和科研設計6個業務板塊,員工約14.8萬人。
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均上榜《財富》全球500強,在2020年的排名分別為第109位和第164位。兩家企業去年營收合計1萬億元左右。
另外,在此次會議上,寧高寧鼓勵企業家創新,做好國內國際雙循環。
在談到企業創新轉型時,寧高寧表示,目前中化集團正在向科技驅動的創新型企業轉型。“目前在中國的化工行業,精細化工大約有10萬種產品,而中國公司能自主做的不到一半,所以當下化工企業應該把科學技術、研發、原始創新放在第一位。”
在創新上,中化集團提出了“科學至上”和“創新三角”兩大概念,即“沒有新技術不投資、沒有新產品不投資,不再去做無謂的并購和擴大規模,而是完全以技術創新進步為主要發展標準”;“創新三角”指創新主體、創新路徑、創新文化,“要改變企業組織、改變評價體系、改變組織結構、改變用人模式”。
“中化集團在三年的創新轉型過程中嘗到了很多甜頭,比如殺螨蟲藥品,因做出了原始突破:生物性無殘留、無毒性、成本低,上市一年之內就把市場拿下來一大半,一個小產品一年就盈利幾億元。”然而,寧高寧也指出了兩家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中化、中化工加在一起,原創和高技術含量產品帶來的銷售不到30%。下一步,中化集團將沿著科學至上的路徑,全員、全體、全方位地向著目標轉型,對標國際一流化工企業,不僅僅是規模,還要在創新力上達到世界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