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ture:單層原子晶體分子超晶格 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段鑲鋒教授、Yu Huang、湖南大學Lei Liao(共同通訊)等人道了一種電化學分子嵌入方法,用于一類新的穩定超晶格,其中單分子原子晶體與分子層交替。使用黑磷作為模型系統,插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產生單分子磷分子超晶格,其中層間距離是黑磷中的兩倍以上,有效地分離了磷雜環單分子層。 文獻鏈接:Monolayer atomic crystal molecular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774) 材料牛資訊詳戳:段鑲鋒攜手湖南大學再發Nature:單層原子晶體分子超晶格 2、Nature:半導體/超導體異質結構
文獻鏈接:GaN/NbN epitaxial semiconductor/superconductor heterostructures(Nature, 2018, DOI: 10.1038/nature25768) 3、Nature:石墨烯中的新電子態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 Jarillo-Herrero教授(通訊作者)和曹原(第一作者)等人報道了當兩個石墨烯片材扭曲接近理論預測的“魔角”時,由于強的層間耦合,產生的電荷中性附近的能帶結構變得平坦。這些扁平帶在半填充時表現出絕緣狀態,產生的新電子態是Mott絕緣體態,來源于電子之間的強排斥作用。魔角扭曲雙層石墨烯的獨特性質可能為無磁場的二維平臺上的多體量子相位開啟新的運動場。 文獻鏈接:Correlated insulator behaviour at half-filling in magic-angle graphene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 10.1038/nature26154) 材料牛資訊詳戳:昨日Nature二連發說什么——石墨烯中的新電子態 4、Nature:魔角石墨烯超晶格中的非常規超導性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P. Jarillo-Herrero教授(通訊作者)和曹原(第一作者、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報道了堆疊具有小扭曲角的兩個石墨烯片中二維超晶格,產生一種全新的電子態——超導態。當旋轉角度小到魔角時(<1.05°),扭曲的雙層石墨烯中垂直堆疊的原子區域會形成窄電子能帶,電子相互作用效應增項,從而產生非導電的Mott絕緣態。在Mott絕緣態情況下加入少量電荷載流子,就可以成功轉變為超導態。 文獻鏈接:Unconventional superconductivity in magic-angle graphene superlattices(Nature, 2018, DOI: 10.1038/nature26160) 材料牛資訊詳戳:昨日Nature二連發說什么——石墨烯中的新電子態 5、Nature:在類似于空氣的環境中具有較長循環壽命的鋰-氧電池 伊利諾伊大學芝加哥分校Amin Salehi-Khojin教授和阿貢國家實驗室Larry A. Curtiss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采用了兩種策略來限制在含有代表性量的O2,N2,CO2和H2O的模擬空氣氛圍中的鋰-氧電池中的副反應。首先,團隊開發了Li2CO3/C涂層鋰陽極僅允許鋰陽離子通過,從而保護陽極免受模擬空氣的成分影響。其次,基于先前報道的二硫化鉬納米薄片構建陰極。該系統的組件一起運行,在模擬空氣環境中作為鋰空氣電池工作,循環壽命長達700次。 文獻鏈接:A lithium–oxygen battery with a long cycle life in an air-like atmosphere(Nature, 2018, DOI:10.1038/nature25984) 材料牛資訊詳戳:今日鋰-氧電池和鈣鈦礦電池獲得新突破,最新成果發布在Nature上 6、Nature:鉀鈍化對鹵化物鈣鈦礦發光的最大化和穩定化 英國劍橋大學Samuel D. Stranks教授(通訊作者)等人制造了一系列玻璃鈍化三重陽離子鈣鈦礦薄膜((Cs0.06FA0.79MA0.15)Pb(I0.85Br0.15)3,該團隊注意到標準三重陽離子前體溶液配方(x = 0)具有輕微的鹵化物缺陷;然而,碘化鉀的引入導致樣品中鹵化物稍微過量,同時I/Br比例發生非常小的變化。這些薄膜具有均勻填充的晶粒,每個晶粒尺寸大約為200-400nm。吸收和光致發光測量表明,隨著添加碘化鉀的增加,鈣鈦礦膜的光學帶隙減小,這與添加劑與溴化物的選擇性相互作用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