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霾來了,我們是該談霾色變,還是該迎霾而上?青島國際院士港西拉姆·拉瑪克里西納院士團隊利用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技術研制的產品,給出了答案。 西拉姆·拉瑪克里西納院士是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印度國家工程院院士,現任新加坡國立大學納米纖維和納米技術中心主任。長期以來,西拉姆院士從事高分子復合材料、生物復合材料、靜電紡絲納米纖維的加工和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被業界稱為納米纖維靜電紡絲之父。 防霧霾紗窗和口罩,就是西拉姆院士參與項目發布的成果。“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材料是直徑在幾十至幾百納米范圍內的纖維材料,防霧霾紗窗就是在普通紗窗表面覆蓋一層孔隙率達80%、每平方厘米密布百萬個微孔的納米纖維膜,微孔孔徑在100納米至300納米之間。考慮到制作成本和實際使用效果,該紗窗PM2.5(直徑小于等于2.5微米的顆粒物)的過濾效率控制在95%左右,能有效阻隔霧霾和灰塵進入室內,且不影響空氣正常流通,并具備殺菌、消毒和防輻射等輔助功能。”西拉姆院士參與項目產業化的實施方——青島聚納達科技總經理于淼博士介紹。 在聚納達科技的展廳內,記者看到防霧霾紗窗和普通紗窗相比,外觀差別并不大;防霧霾紗窗外表呈淺灰色,稍顯發亮、發白;用手一摸,明顯感覺防霧霾紗窗更加結實、柔滑,而且“眼”很小。工作人員在現場為記者進行了性能演示,將一瓶水倒在紗窗上,幾分鐘過后,沒有一滴水滲過,整個紗網透氣不透水。 于淼介紹,從過濾粉塵效果來說,靜電紡絲納米纖維材料可以對PM0.3 (直徑小于或等于0.3微米的固體顆粒或液滴)達到最高99%以上的過濾效果,并做到傳統過濾一半以下的壓降。就口罩來說,壓降降低,阻力就會降低,透氣效果好,人呼吸的順暢性就會提高;拿工業領域的濾筒來說,阻力越大,風機就要越有勁,這樣就越耗能,而壓降和阻力降低,就更節能,使用納米纖維材料可以節能三分之一。 “西拉姆院士擁有本項目核心技術‘納米纖維靜電紡絲’之父的美譽,代表國際最高水平。本項目中的泰山學者龍云澤教授為靜電紡絲技術國內知名專家,可以代表國內的先進水平,項目在產業化方面的技術水平達到國際先進、國內第一。”于淼說。 據介紹,項目產品的市場化采取三步走方式,以快進市場快見效為目的。第一階段為民用納米濾材產品,主要產品有防霾凈化窗紗、防霾防病毒口罩、高效新風濾芯和高效空調濾芯等;第二階段產品為工業用納米過濾產品,主要有特種濾紙、分子篩材料和水凈化材料等;第三階段為醫用產品,主要有特種防護服、尾環境隔離膜和醫用敷料等。規劃的三期產品市場門檻由低到高,技術含量不斷提升,以期不斷實現可持續的產品和市場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