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絲蛋白是貨真價實的最強韌材料之一,比一些鋼合金以及凱夫拉纖維還要堅韌,可應用于縫合手術的超薄縫合線和防彈材料。然而,不同于其他蠶蟲,蜘蛛的領地意識極強、自相殘殺的特性使得它很難大量飼養,蜘蛛絲的大規模生產也就難以實現。為此,材料學家花了很多年時間研究怎么合成出可替代蛛絲的產品。
現在,密蘇里州圣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Fuzhong Zhang及其同事已經設計出一種細菌,可產生生物合成蜘蛛絲,且物理特性與天然蛛絲相當。工程蛋白是之前合成的任何此類蛋白質的兩倍。其蛋白質鏈是556千道爾頓(kDa),包含192個重復的克拉維斯拖索蛋白spidroin的重復圖案。在這之前,最大的合成蛛絲蛋白僅有285 kDa,即使天然的拉絲蛋白通常也只有370kDa,雖然天然絲存在較大的波動。與天然絲一樣,蛋白質的拉伸強度和韌性與其分子量正相關。
Zhang解釋說:“人們目前普遍只知道較小尺寸的蛋白質有這種相關性,而我們發現在大尺寸下仍存在很好的相關性。”團隊成功的關鍵是使用蛛絲的重復圖案來設計合成蛋白,以使蛋白絲盡可能大。當然,該操作存在一個限制,細菌不再能延長蛋白絲的長度,它們的酶會將蛋白絲切割成較小的塊。該團隊通過添加額外的DNA序列來規避這個眾所周知的問題,該序列促進形成的蛋白質塊之間反應融合。蛋白絲材料合成成功后,團隊將其進行了機械測試,測量的拉伸強度為1.03±0.11千兆帕斯卡,模量為13.7±3.0 GPa,伸長率為18±6%,韌性為114±51兆焦耳/立方米。
“我們將繼續努力改進制備工藝,使其更易于處理,所需藥品更少以及提高它的穩定性和生產效率,以促進該合成蛋白絲的可擴展性和經濟型。“Zhang補充道。該團隊目前正在探索該生物合稱法的極限,有望為其生物合稱絲添加更多的質量,使其特性與天然蜘蛛絲相媲美,甚至超越天然蛛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