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鉬(Mo)是一種地球儲量豐富的過渡金屬元素,其具有豐富的氧化還原化學特性,而且鉬基化合物(如MoP、MoS2、MoN、MoO2和Mo2C)已被廣泛應用于晶體管、光探測器、超級電容器、鋰/鈉離子電池、光催化劑和電催化劑等領域。特別地,鉬基化合物已被發現對廣泛pH介質中的析氫反應具有高的本征催化活性及穩定性,而發展具有pH普適性的電催化劑是非常有必要的。迄今為止,為提高鉬基電催化劑的HER性能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如晶相工程、表/界面工程、摻雜和納米碳復合等以用于增加表面活性位點密度和提高單個活性位點的本征活性。然而,這些鉬基催化劑的表觀HER活性仍然較低,可能由于其納米結構化方面的不足,導致其活性位點暴露較少、電荷傳遞與質量傳輸不良等。 【成果簡介】 近日,中科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王瑞虎研究員和南方科技大學梁永曄教授(共同通訊作者)等人合作采用一種簡易的方法在多孔碳纖維紙(CFP)上合成各種MoXn NWAs,其中MoXn包括MoP、MoS2、Mo2C、MoN和MoO2。研究表明這些MoXn納米線由緊密相連的納米顆粒或邊緣豐富的納米片組成,當這些納米線被制作成自支撐的電極時,這些MoXn NWAs/CFP對廣泛pH介質中的析氫反應(HER)均表現出優異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特別地,性能最優的MoP NWAs/CFP顯示出與鉑片電極相當甚至更優的HER性能,這在與HER相關的能源技術中具有極大的應用前景。該研究成果以“General Construction of Molybdenum-Based NanowireArrays for pH-Universal Hydrogen Evolution Electrocatalysis”為題發表于著名材料期刊Adv. Funct. Mater.。 【圖文導讀】 圖一 合成MoXn NWAs/CFP的示意圖
圖二 合成樣品的SEM和TEM表征
圖三 合成樣品的TEM表征
圖四 樣品的極化曲線
圖五 不同pH介質中MoP NWAs/CFP對HER的催化耐久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