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蘇瑞旭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總部屋頂,10組由5層反光板組成的集熱陣列,將太陽的熱量收集起來,儲存到兩個一人多高的儲能罐中。“我們研發的新型儲能材料可大幅提升儲能密度,再利用不同的設備就能確保公司的辦公區域實現‘冬暖夏涼’。”負責該技術研發的肖豐博士說。 高效、綠色、低成本 新儲能材料優勢明顯 讓能源利用更加綠色高效一直是全世界關注的焦點。近年來,全國多地大力推進新能源建設和“煤改電”“煤改氣”改造等工程,這在加大清潔能源使用力度、改善生態環境的同時也帶來了成本提高、能源供給壓力加大等問題。 瑞旭新能源總經理萬榮南認為,造成這些問題的重要原因是缺乏高效環保的儲能材料。“我們國家的能源問題,很大原因是能源生產地與能源需求地的錯位。如果有一個安全可靠、高效環保的儲能設備,就可以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綜合解決供需不平衡產生的系列問題,幫助我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成立于2017年的瑞旭,目前已成功研制出針對100℃、300℃和800℃使用場景的三款經濟性好,且具有強勁市場競爭力的新型儲能材料。 同市面上已有的儲能材料相比,瑞旭研發的新儲能材料成分更加多樣,配比更加科學。它們通過利用多種材料間的特性互補,達到“高儲能、低衰減、低風險”之間的最佳平衡點,不論是綜合性能還是性價比,都比市場同類產品更具競爭力。 以高溫儲熱材料為例,它的單位質量儲熱量是當前市場主流產品的20倍以上,且原料全部實現國產,成本可控。“我們正在測試的這兩個儲能罐,能量密度比同體積使用傳統材料的設備高得多,但里面沒有產生壓力,這意味著里面的材料運行穩定,安全性有保障。”肖豐說。 據悉,江蘇瑞旭已經對三大新儲能材料分別申請了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產品性能已通過廣東、青島等地的第三方機構測試。 瞄準發展“痛點” 新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據了解,瑞旭目前研發出來的三個產品,可滿足不同的應用場景。如100攝氏度儲能材料主要可滿足家庭用戶日常供暖等需求,300攝氏度儲能材料可幫助工業企業解決余熱、廢熱循環利用等課題,800攝氏度儲能材料則可廣泛應用在新能源發電站中。 在瑞旭實驗室,記者見到了幾款已經初具雛形的原型機。萬榮南表示這些設備或將幫助大批北方低收入居民解決低成本冬季供暖難題。“電價高峰往往也是用電高峰,有些地區的高峰電價是低谷電價的2到3倍。你看這臺像熱水器一樣的設備,它所裝備的儲能部件可在低谷電價時自動充電儲能,待到晚上氣溫降低、電價攀高時使用。二十四小時內儲存的熱量只會自然衰減2%,比起一些使用耐火磚儲熱設備效果更好、壽命更長。” 目前瑞旭正在開發針對小區供熱的移動式儲能柜。這種可用標準40英尺集裝箱裝載的儲能新裝置,一臺就可以滿足15萬平方米的采暖面積,解決一個中型小區24小時不間斷供暖需求。 此外,瑞旭研發的新型儲能材料也有望在工業領域“大展拳腳”。“目前國內風電、光伏、光熱等新能源項目之所以發展受阻,一個原因是缺乏高效儲能設施來‘熨平’發電不穩定對電網產生的沖擊。”肖豐說。 小步快跑 率先布局民用市場 今年初,瑞旭又拓寬了600平米廠房,為接下來的量產做好準備。“新型儲能材料市場前景廣泛,我們計劃采取‘小步快跑’戰略,先做民用市場,再逐步拓寬業務范圍。”萬榮南說。 瑞旭計劃,在直接面向客戶提供新儲能材料外,為進一步抓住消費市場需求變化、提升客戶體驗,采取自產自銷終端產品的策略。瑞旭正在加緊研發的首個產品——家用采暖設備目前基本結束中試,已開展小批量生產。 據悉,已經有一些投資機構嗅到了瑞旭新儲能材料所蘊含的強大市場潛力,開始同瑞旭接洽合作。“世界上60%的能源是消耗熱的。我們希望通過不斷地技術創新,為能源高效利用提供解決方案。”萬榮南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