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西北工業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在西安召開“雙碳”技術發展研討會,與會專家、學者圍繞“雙碳”科研方向研究進展及前沿新技術進行交流研討。
西工大化學與化工學院教授張和鵬介紹了“雙碳”科研方向研究進展及成果。為解決電解水制氫成本高的難題,他們團隊經過近3年攻關,研發了新一代雙功能催化劑,實現了氫氣與甲酸聯產連續化生產,大幅降低綠氫成本。針對新型二氧化碳電催化制備甲酸,研發的催化劑可實現大電流、高穩定性合成甲酸,為電催化二氧化碳轉化產業化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 作為清潔能源的“發動機”,以固體氧化物為電解質的SOFC(Solid Oxide Fuel Cell)燃料電池,將化學能轉換為電能,美國、日本等西方國家已商業化應用。“面對國外技術封鎖,我們團隊自主研發的新一代SOFC固態燃料電池,掌握了電池設計、關鍵材料、系統集成等核心技術,解決了長時間續航難題,實現清潔能源熱電聯共,大幅減少碳排放。”西工大柔性電子研究院教授李致朋教授介紹說。目前,該團隊已開發成功國內領先的單電池微管集成技術,完全實現國產化。首臺SOFC產品樣機也已面世,像圓珠筆一樣大小的單管發電功率達10W,成為會發電的“圓珠筆”電堆集成,且長時間運行無衰減。 西工大化工學院院長張秋禹表示,該院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需求,聚焦化學、化工以及高分子材料等領域開展高水平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圍繞“雙碳”戰略開展大量研究并取得豐碩成果。 會上,陜西省化工學會、陜煤集團、延長石油、陜西能源化工研究院、華陸科技公司等企業和科研單位有關負責人,圍繞“雙碳”發展方向及科研成果產學研用進行交流研討,建議開展綠電高效利用相關技術研究,實現乙二醇高附加值轉化;高校注重大型化工過程節能減碳技術研究,盡快建設“雙碳”研發平臺,助力“雙碳”目標實現。(李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