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材料 > 行業動態 > 正文內容
具高選擇性和高傳導率 新型離子膜“魚與熊掌”可兼得
文章來源:科技日報     更新時間:2023-06-02 14:42:29
◎本報記者 陸成寬

  膜材料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如蔬菜大棚薄膜、汽車玻璃防爆膜、手機面板保護膜等。

  5月22日,科技日報記者獲悉,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徐銅文教授、楊正金教授團隊與合作者研發了一類新型膜材料——微孔框架聚合物離子膜,首次實現膜內近似無摩擦的離子傳導,解決了離子膜材料“傳導性—選擇性”相互制約的難題。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于《自然》雜志。

  離子膜是指由對離子具有選擇透過性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薄膜。它既需要篩分出特定的物質,防止它通過,又要保證某些物質能高效通過。“傳統離子膜普遍存在‘傳導性—選擇性’相互制約、不可兼得的難題。”徐銅文介紹。

  更關鍵的是,離子膜是液流電池、燃料電池等電化學器件或裝備的關鍵部件,傳統離子膜普遍存在吸水后容易出現溶脹變形、結構疏松等問題;同時,長時間使用會導致膜材料結構老化、性能下降。

  為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團隊創新性地研發了一種具有貫通亞納米離子通道的微孔框架離子膜材料,同時在通道表面進行了化學修飾,不僅解決了傳統離子膜材料中離子通道老化和吸水溶脹問題,還兼具高選擇性和高傳導率,離子傳輸更加迅速,在膜內實現了近似無摩擦傳導。使用該膜組裝的液流電池,充放電電流密度可以達到500毫安/平方厘米,是當前普遍報道值的5倍以上。

  《自然》雜志審稿人認為,這種離子膜在液流電池中展示出了非凡的性能,與迄今所用的最好的膜相比,此類離子膜的性能顯著提高,對基于分子型活性物質的水系液流電池研究體系也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徐銅文表示,該離子膜有望廣泛應用于能源轉化、大規模儲能以及分布式發電等領域,為實現“雙碳”目標和可持續發展提供技術支撐。基于該成果孵化的特種離子膜產品已申請中國發明專利,研究人員正加緊實現該型離子膜量產。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新| 左云县| 易门县| 佛山市| 泰来县| 特克斯县| 忻城县| 古田县| 桐柏县| 沁阳市| 屏山县| 佛冈县| 宜城市| 吉水县| 新巴尔虎右旗| 枣庄市| 涟水县| 河北省| 梓潼县| 武陟县| 沙雅县| 沾益县| 台安县| 广汉市| 柳林县| 南康市| 永胜县| 五台县| 南靖县| 兴宁市| 普兰县| 孙吴县| 罗山县| 云安县| 利川市| 新郑市| 盐津县| 安化县| 崇阳县| 阿鲁科尔沁旗| 建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