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化新網訊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鄧德會研究員、于良副研究員團隊與廈門大學王野教授團隊合作,在合成氣直接制多碳醇研究中取得新進展。合作團隊利用鉀修飾的富邊結構硫化鉬催化劑,實現了合成氣高活性、高選擇性制多碳醇,為催化劑活性中心納米結構與微環境的理性設計提供了借鑒,為合成氣轉化新型催化劑的開發提供了新思路。
多碳醇是指含有2個碳原子以上的醇,被用作化工原料、燃料、燃料添加劑和溶劑等。合成氣制多碳醇是煤、天然氣和生物質等非石油基碳資源的高值化轉化的重要途徑之一。該反應涉及2個關鍵步驟:C-O斷鍵和C-C偶聯。對這2個步驟的精準調控是實現合成氣高活性、高選擇性制多碳醇的關鍵,具有挑戰性。 合作團隊基于納米孔道限域生長機制,合成了鉀助劑修飾的、具有豐富邊結構且尺寸均一的二維硫化鉬納米片陣列催化劑,實現了17%的一氧化碳轉化率和45.2%的多碳醇選擇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