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影響因子還有2個月就將發布,由于現在引用情況已經確定,計算各期刊影響因子準確度已經非常高。今天另類統計一下對2019年影響因子貢獻度高的文章,列個排行榜,看看有哪些神文,大家是否讀過。
統計方法
第一步:首先,打開web of science,主題填寫a,出版年設置為2017-2018年。
第二步:由于文章太多無法分析,我們篩選出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進行精煉。精煉后,論文數減少為3萬篇。
第三步:勾選引用次數排名前200的文章,添加到標記結果列表。
第四步:可以看到每篇文章在不同年份的引用次數,對應2019年的引用次數,即為對今年影響因子的貢獻度。最后挑選出化學、材料領域的熱點文章,共44篇。具體如下:
1、太陽能電池占15篇,占比34%,足見其火爆程度。鈣鈦礦太陽能電池9篇,5篇有機太陽能電池,硅基太陽能電池1篇,鈣鈦礦/硅串聯太陽能電池1篇。
2、9篇鈣鈦礦:蔚山科學技術院Sang Il Seok合作2篇;全球排第一的化學家Michael Grätzel合作4篇(相關報道:全球排第一的化學家是誰?最近在忙些什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dward H. Sargent占1篇(相關報道:震撼!僅2個月,發表1篇Science,10余篇子刊/AM/JACS—加拿大兩院院士Sargent教授成果集錦);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游經碧研究員、張興旺研究員占1篇;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Zachary C. Holman和斯坦福大學Michael D. McGehee合作1篇。其中加拿大多倫多大學Edward H. Sargent今年太猛了,不到1個月兩篇Science(報道:不到一個月2篇《Science》!網友:……)
有機太陽能電池,中國引領!
1、其中和高分子相關度較大的為有機太陽能電池,值得注意的是,其中5篇高引文章均由中國人完成,處于領先地位。具體如下:
文章1:Organic and solution-processed tandem solar cells with 17.3% efficiency 期刊:Science 通訊作者:南開大學陳永勝教授、中科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黎明教授、華南理工大學葉軒立教授 第一作者:孟令賢 2019年他引次數:591 解讀鏈接: 《Science》17.3%!南開大學陳永勝團隊刷新一項世界紀錄 全文鏈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1/6407/1094.editor-summary
文章2:Molecular Optimization Enables over 13% Efficiency in Organic Solar Cells 期刊:J. Am. Chem. Soc. 通訊作者:中科院化學所侯劍輝、姚惠峰 第一作者:Zhao Wenchao 2019年他引次數:565 全文鏈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jacs.7b02677
文章3:Organic solar cells based on non-fullerene acceptors 期刊:Nature Materials 通訊作者:中科院化學所侯劍輝、林雪平大學 Gao Feng 第一作者:侯劍輝 2019年他引次數:480 全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mat5063
文章4:Non-fullerene acceptors for organic solar cells 期刊: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通訊作者:北京大學占肖衛 第一作者:Yan Cenqi 2019年他引次數:412 全文鏈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revmats20183
文章5:Over 14% Efficiency in Polymer Solar Cells Enabled by a Chlorinated Polymer Donor 期刊:ADVANCED MATERIALS 通訊作者:中科院化學所侯劍輝 第一作者:Zhang Shaoqing 2019年他引次數:361 全文鏈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1800868
MOF領域
1、有6篇上榜,5篇為綜述,發表在CHEMICAL SOCIETY REVIEWS或者CHEMICAL REVIEWS上。研究型論文一篇《Conductive MOF electrodes for stable supercapacitors with high areal capacitance》發表在《Nat. Mater.》上,通訊作者為Mircea Dinc? 。
2、MOF領域高引文章主要由華人綜述貢獻,分別是新澤西州立羅格斯大學Li Jing,華北電力大學王祥科,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曹榮,南京工業大學孫林兵,中國科大江海龍各發表1篇綜述。
鋰電領域
鋰電領域華人引領
其他熱門領域
其他高引文章涵蓋:光催化、電催化、C-H鍵轉化、魔角石墨烯、二維材料、范德華晶體、增材制造、模擬計算、熒光材料、污水處理……
小結
從上述幾個熱門領域可以看出,華人在化學材料領域的參與度非常高,發表了多篇具有引領性的研究論文和綜述,華人在化學材料研究領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