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春節之后的大跌,聚丙烯期貨自3月底開始觸底反彈。7月初,聚丙烯期價已經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但之后價格沒有突破前期高點,開始回落。目前,聚丙烯期價已經臨近60日均線,若60日均線失守,價格下行空間將會被打開。 成本端支撐減弱 3—6月,支撐聚丙烯期貨價格上漲至少有三個因素:一是對之前市場恐慌情緒修復的超跌反彈;二是國際原油價格回升引發的成本支撐;三是供需端改善。目前來看,聚丙烯期價已經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國內疫情基本可控,恐慌情緒已經釋放。那么成本端能否支撐聚丙烯期價繼續上行呢?6月以來,隨著OPEC+限產利多的兌現,國際原油價格出現明顯的滯漲現象。目前,歐洲疫情已經基本上得到控制,但美國、巴西、印度等主要經濟體的疫情仍然嚴峻,美國部分州也開始重啟呼吁民眾居家隔離,這為原油消費的前景蒙上了巨大隱患。 另從美國的原油庫存來看,經歷了短暫的去庫存周期后,近期美國原油庫存開始重新上升。在這種情況下,國際原油價格在OPEC不出臺新刺激政策的前提下,不僅難以繼續上行,甚至有下滑的風險,這意味著聚丙烯的成本端難以為其價格形成支撐。 供需端暫無亮點 6月底至7月中旬,聚丙烯生產企業出現了較為密集的檢修,累計檢修產能達到384萬噸/年,這使得7月國內供應整體呈現偏緊格局。不過,上述檢修的產能在7月底到8月中旬將會集中復產,復產產能占前期檢修產能的一半以上。由于目前有檢修預期的企業不多,所以8月國內聚丙烯的供應會大概率上升。除此之外,寶來石化、龍油化工等裝置有望投產,進一步增加了供應壓力。 隨著前期抑制需求的釋放,目前聚丙烯下游的需求有所回落,下游企業開工負荷下滑就體現了這一點。截至7月16日,國內塑編行業開工負荷為48%,較4月初的高點下降9個百分點;共聚注塑行業開工負荷為62%,較4月初下降4個百分點;BOPP開工負荷為54.5%,較4月初下降0.9個百分點。目前,下游企業訂單明顯偏少,并且多以小單補貨為主,沒有集中備貨的行情。不僅如此,受國外疫情持續發酵以及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后期終端在外貿的訂單也有下降的可能。因此,目前聚丙烯的下游需求沒有亮點。 隨著供應增加和需求疲軟,后期聚丙烯可能會進入累庫周期。不過,值得慶幸的是,目前聚丙烯的庫存偏低,國內聚丙烯的庫存為38.74萬噸,只是疫情期間庫存高位的一半,庫存壓力不大降低了供需格局不佳對價格的壓制作用。 整體來看,受國外疫情發酵的影響,國際原油價格滯漲,成本端難以對聚丙烯價格形成支撐。同時,受檢修裝置集中復產以及需求疲軟的影響,供大于求格局不佳。因此,筆者認為,聚丙烯價格見頂的概率較大,可能難以守住60日均線。在這種情況下,關注60日均線對聚丙烯價格的支撐,若價格能有效突破,則可以背靠60日均線布置空單,目標位看至7000元/噸附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