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企改革巨輪推動下,又一家行業巨頭通過資本市場完成了實力再擴張。停牌近半年后,萬華化學重大資產重組預案終于曝光。 吸收控股股東
5月9日晚間,萬華化學披露重大資產重組預案,公司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對控股股東萬華化工實施吸收合并。萬華化工100%股權凈資產賬面值21.11億元,預估值為522.12億元,預估增值率近24倍;公司擬合計發行新股17.16億股,每股發行價格為31.93元。
萬華化學的主營業務為化學原料及化學品的生產與銷售,公司業務涵蓋聚氨酯產業、石化產業、精細化學品及新材料產業三大板塊,為全球第二大MDI生產商(以產能計)。需要指出的是,萬華化工下屬海外子公司BC公司擁有年產30萬噸MDI產能,而在此次交易前,萬華化學擁有年產180萬噸MDI產能,通過吸收合并萬華化工,萬華化學將合計擁有210萬噸MDI產能,超越巴斯夫擁有的年產181萬噸MDI產能,躍居全球第一大MDI生產商(以產能計)。
躋身全球第一
本次重大資產重組,除了國企改革的目的,還有將上市公司做大做強的目標。
萬華化學表示,通過本次重組,上市公司將實現三個目的:
一是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布局“一帶一路”實體業務。
二是通過收購全球第八大MDI生產商匈牙利BC公司,萬華化學將超越巴斯夫成為全球MDI第一大生產商(以產能計算)。
三是本次交易完成后上市公司將徹底解決與控股股東下屬BC公司之間存在的潛在同業競爭問題,是控股股東履行證券市場承諾的重要舉措。
萬華化學分析稱,在聚氨酯這個“寡頭壟斷”行業里,萬華化學的主要競爭對手有 4 家,分別為巴斯夫(BASF)、科思創(Covestro)、 陶氏杜邦(DowDuPont)和亨斯曼(Huntsman),萬華化學(不含BC公司)和上述 4 家公司的聚氨酯合計產能約占全球總產能的80%,其中萬華化學擁有年產能180萬噸,僅次于巴斯夫的181萬噸,居全球第二位。但是,過去十余年間,4 家主要競爭對手已在全球范圍內實現了生產和運營布局,而萬華化學目前只在中國擁有生產裝置,在全球性的聚氨酯行業的市場競爭中,承受著亞洲局部產能過大的風險。
本次整體上市完成后,BC公司將成為上市公司子公司,并將納入上市公司的整體戰略布局,上市公司將成為全球第一大MDI供應商,并將實現在亞洲、歐洲和美洲三大主要市場均建有(和籌建)生產基地的布局。
萬華化學和 BC 公司均為全球知名的化工企業,均具有較強的核心技術積累及采購銷售渠道覆蓋。整體上市前,BC公司作為萬華化學控股股東的子公司,受到上市公司獨立性和同業競爭限制的約束,上市公司只能通過受托管理的方式影響 BC公司的管理能力、企業文化,在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等資源共享方面均存在嚴格限制,這不利于上市公司整體戰略的實施,也桎梏了BC公司的發展速度和規模。整體上市完成后,上市公司將能與 BC公司形成全面的資源支持和共享,規模效應、協同效應將進一步凸顯。
規模迅速擴大的同時,萬華化學所處的MDI行業正處上升期。
有材料顯示,目前國內MDI主要用于冰箱領域,占比 45%,遠高于全球在冰箱領域 12%的水平。由于消費升級的需要,冰箱增長還在持續。隨著生鮮配送行業的大規模發展,冷鏈運輸對MDI的需求量也會越來越大。
受益于嚴格的環保監管,化學品的價格漲幅較大。公司發布的2017年年報顯示,期內實現營業收入531.23億元,同比增長76.49%;凈利潤111.35億元,同比增長202.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