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開始,乙二醇期貨持續下行,目前2109合約跌至上漲通道下沿和黃金分割0.618對應的4480元/噸的重要支撐位。而這一線支撐一旦失守,乙二醇期貨價格下行空間將被打開。 供應壓力增大 目前,乙二醇一體化裝置處于微利狀態,煤制和MTO制乙二醇裝置則已經虧損。不過,化纖產業鏈其他產品的利潤可觀,因此并不影響產能占比較大的一體化裝置的生產積極性。據有關數據顯示,4月中下旬包括內蒙古榮信、中鹽紅四方在內的多套短停裝置重啟,國內乙二醇裝置開工負荷也將小幅上升。除存量產能供應上升外,乙二醇增量產能也有望在二季度投放市場。據了解,衛星石化以及浙江石化的乙二醇新裝置已經處于投料試車階段,預計5月產品會陸續進入市場,將對現貨市場形成進一步沖擊。 進口方面,受疫情影響,今年國內乙二醇進口量相較往年有所下滑。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3月國內乙二醇進口量為73.96萬噸,為2018年以來最低水平,進口貨源對國內市場的沖擊要小于往年。不過,3月國內乙二醇進口量高于1—2月的平均值。4月中下旬國內乙二醇到港量開始呈現增加態勢。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國內乙二醇供應壓力增大,但乙二醇庫存仍然偏低。截至4月22日,華東地區乙二醇庫存為57.4萬噸,較去年同期減少53.9萬噸,下降48.43%。即使和沒有疫情影響的2019年相比,庫存也下降53.67%。因此,目前國內乙二醇生產企業去庫存壓力較小,乙二醇價格不具備大跌基礎。 需求穩中有升 由于海外疫情加劇影響服裝生產,使得海外市場對我國紡織產品的需求上升。一季度,國內服裝及衣著附件的出口總額為3330699.8萬美元,明顯好于往年。近期印度疫情再次惡化,進一步影響印度紡織產品生產和出口,部分紡織訂單進一步回流至國內,對于包括乙二醇在內的化纖產品起到一定的提振作用。 下游聚酯方面,由于夏裝備貨行情臨近尾聲,部分聚酯裝置開始降幅或者檢修,但由于檢修力度不大,國內聚酯生產企業的開工負荷目前仍然維持在91.84%的高位,根據推算,國內聚酯和其他領域對乙二醇的需求仍然大于實際供應,乙二醇庫存或將進一步下降。與此同時,由于聚酯生產利潤可觀,加之“五一”假期即將來臨,下游聚酯企業有一定備貨需求,對乙二醇現貨價格也起到一定的支撐作用。 綜上所述,當前,乙二醇基本面多空交織。一方面,國內乙二醇開工負荷上升、進口增加,且有新增產能投放預期;另一方面,乙二醇庫存偏低,聚酯開工負荷處于高位。整體來看,新增產能投放將成為影響乙二醇價格的主導因素,但考慮到期貨貼水現貨,市場對利空已經有所反映,加之技術上乙二醇存在一定反彈訴求,因此謹慎看空乙二醇期貨,建議逢反彈做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