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瑤
安全生產是企業的生命線,是社會發展的基石。近年來,我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向好,但各類事故仍時有發生,暴露出部分企業安全生產意識薄弱、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等問題。實現安全生產,不能僅靠外部監管,更需要企業從“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將安全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傳統安全管理模式下,企業往往被動接受監管部門的檢查和要求,將安全生產視為負擔和成本。這種被動應付的態度導致安全隱患排查不徹底、整改不到位,最終釀成事故。某化工企業曾因未按規定進行設備檢修,導致有毒氣體泄漏,造成重大人員傷亡。這一慘痛教訓警示我們,被動應付的安全管理方式必須改變。
企業要真正認識到安全生產是發展的前提和保障,將安全理念融入生產經營全過程。主動開展安全風險評估,建立隱患排查治理機制,將安全責任落實到每個崗位、每個員工。只有實現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才能筑牢安全生產的根基。
安全文化建設是更高層次的安全管理。企業要通過開展安全主題活動、設立安全警示標識、建立安全激勵機制等方式,營造濃厚的安全文化氛圍。讓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使安全行為成為員工的自覺行動。
安全生產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要加強監管執法,完善法律法規;企業要落實主體責任,提升安全管理水平;社會要加強監督,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氛圍。只有多方協同,才能構建安全生產的長效機制。
安全生產永遠在路上。從"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轉變,不僅是理念的更新,更是責任的升華。讓我們攜手同心,共同筑牢安全生產防線,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