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人民銀行、國家知識產權局、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38個部委,聯合印發合作備忘錄。 根據備忘錄要求,相關部門在12月底前,對知識產權(專利)領域嚴重失信主體,開展聯合懲戒。 輪胎世界網梳理發現,這則合作備忘錄,有多個地方與輪胎行業息息相關。 花紋侵權成本或大增 資料顯示,近年來,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進步較大。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國內專利、商標、工業品外觀設計等各類知識產權的申請量,都位列世界第一。 即便如此,知識產權侵權案件,在中國制造業仍時有發生。 一位知情人士透露稱,輪胎花紋侵權,是輪胎制造行業長期以來存在的一個痛點。 他認為,在低價競爭環境中生存的企業,利潤較低,缺乏在研發領域投入大量資金的實力。 “這些企業就緊盯國際知名品牌,人家出來什么花紋,他們這邊稍加改動,就敢投入使用。”上述知情人士如是說。 今年7月,山東某大型輪胎制造商,因生產出來的一款卡客車輪胎涉及花紋侵權,打輸了一場專利侵權案件。 根據判罰結果,這家企業需要向一家日本輪胎制造商支付62萬元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合作備忘錄》印發后,輪胎企業花紋侵權的成本,或許會大幅增加。 大型輪胎企業需謹慎 《合作備忘錄》顯示,重復專利侵權、不依法執行、提供虛假文件、非正常申請專利等6項行為,被有關部門認定為嚴重失信。 其中,重復專利侵權,是指侵權方被認定存在專利侵權行為后,再次侵犯同一專利權。 國家知識產權局表示,對于嚴重失信行為,將通過“信用中國”網站、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國家知識產權局政府網站,向社會公布。 同時,38個部委還計劃,跨部門對嚴重失信行為主體,實施33項聯合懲戒措施。 一旦有企業被列入這份名單,將被限制政府性資金支持,限制補貼性資金和社會保障資金支持。 失信情況會被記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及互聯網征信系統,供金融機構融資授信時參考。 此外,這些企業在發行企業債券、申請上市過程中,也要受到掣肘。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輪胎世界網,這為許多大型輪胎企業敲響了警鐘。 這些企業體量較大,并且大部分都有融資計劃。 他說:“大型輪胎制造企業一旦被列入嚴重失信行為主體,后果不堪設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