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7年供給側改革高點后,滬鋁進入了為期兩年的下行期,2020年新冠疫情引發的大跌加速結束了熊市,鋁價重新開始走強。2021年春節過后,大宗商品整體進入加速上漲期,鋁價在部分地區供應干擾的加持下,一舉突破2017年的供改高點。從電解鋁基本面的演繹邏輯來看,鋁價上漲仍未結束,年內滬鋁有望沖向19000元/噸一帶。
基本面堅實
春節過后,滬鋁跟隨市場情緒上漲,多頭的交易邏輯主要集中于通脹預期等宏觀面利好。而本周三以來,滬鋁暴漲并突破前高,則是更多回歸自身的基本面邏輯。因2020年內蒙古地區整體能耗不達標,市場傳言蒙東地區電解鋁廠將以檢修的形式進行減產,目前蒙東主要存在錦聯、霍煤鴻駿與創源三家共計260萬噸電解鋁產能,具體減產體量尚不明確。更重要的是,2021年內蒙古地區原計劃投產約60萬噸的電解鋁新產能,區域能耗超標問題出現后,市場對新投產能否如期落地產生懷疑,年內電解鋁供應邊際可能發生變化,這對當前市場情緒起到了引爆作用,導致鋁價一舉突破前高。
供需匹配周期逆轉
經歷了漫長的產能過剩周期后,2017年供給側改革逐步出清了電解鋁落后產能,電解鋁合規產能天花板被確定為4400萬噸附近,而目前運行產能已經近4000萬噸,長期供應增幅受限。碳中和背景下,鋁作為輕量化替代的重要材料,在新能源領域大有可為,更遑論美國等待啟動的財政刺激和民主黨政府對新能源偏好的加持。從大周期上看,鋁市供需匹配已經開始逆轉。年內來看,美聯儲強調寬松的貨幣政策短期不會轉變,拜登政府1.9萬億美元的財政刺激落地在即,美國地產行業維持高景氣,制造業補庫仍在進行,外需有望成為年內鋁消費增長的重要亮點,2020年萎靡的鋁材出口有望受到提振。
國內方面,春節后電解鋁累庫幅度適中,而略超100萬噸的鋁錠總庫存量處于近幾年的絕對低位,對價格形成有效支撐。市場預期就地過年將引發節后復工和消費前置,進而進一步減弱累庫幅度。從節后調研來看,型材、壓鑄合金等加工行業普遍縮短假期,雖然鋁價走高抑制了部分采購需求,但在消費旺季即將啟動的背景下,真實需求的恢復在現貨和庫存上預計將很快體現。而國內供應上,一季度新投產產能主要集中在云南地區,總量不足30萬噸,短期供應釋放壓力不大,內蒙古地區的能耗問題可能引起蝴蝶效應,進一步降低年內供給增量。年內電解鋁基本面基礎堅實,支撐價格上行。
多頭思路交易
滬鋁突破供給側改革高點后,上漲空間打開,后市需要關注的矛盾點主要集中在內蒙古能耗限制對電解鋁現存產能和新投產產能的實際影響,以及美國財政刺激落地對需求拉動的有效傳導。整體來看,電解鋁基本面堅實,供需匹配周期或將逆轉,鋁可能成為有色板塊中預期差最大的品種,年內上調滬鋁高點預期至19000元/噸,建議多頭思路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