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 近日,天津大學張雷和齊海山團隊采用生物合成方法制備出貽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該材料具備高黏附、抗菌污、防霧等特性,可作為醫療設備和體內植入器件的“超級涂層”。 該涂層兼具黏附、抗污抗菌、防霧和優異的生物相容性四大特性,在生物醫學和制藥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實驗結果顯示,新材料對多種醫用材料均具有強大黏合性,該材料涂層能夠抵抗95%以上細菌和細胞黏附,抗菌性突出。在熱蒸汽環境下,該蛋白涂層涂覆的玻璃基板仍保持高透光率,展現出優異的防霧性能。此外,該涂層還具有優異的生物相容性,應用這種蛋白涂層的醫療器件進入人體內有望克服免疫排異反應。 人體體內環境敏感復雜,對體外“侵入物”常常會迅速產生激烈反應,這些都極大影響了治療的有效性、準確性和患者康復效果。貽貝在海洋中隨處可見,它們大片大片地黏附在海水下的巖石、船體、纜繩、漂流瓶等固體表面上,既不受海洋中污物和微生物侵蝕,又能對抗風浪的沖刷。天津大學張雷和齊海山團隊受貽貝黏附特性的啟發,針對貽貝足絲黏附蛋白開展研究。 他們采用生物合成的方法成功制備出貽貝仿生多功能蛋白材料,能夠簡便快速黏附在醫療設備表面,且兼備抗污、抗菌、防霧和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性,有望成功破解當前醫學界面臨的重大瓶頸,填補該領域的空白。目前,這種“超級涂層”已經申請國家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