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安全、綠色將在疫情過后成為社會公眾普遍認可的共同價值,影響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5G移動終端行業也將在高度同質化競爭的格局下,迎來基于健康、安全、綠色的新的評價視角和評估指標。
通灣新材自疫情初期,即開始思考:如何盡自己的力量,優化產品,服務公眾,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5G世界?在周濤總經理的領導下,納米合晶瓷研發團隊與南通大學醫學院顧錦華教授團隊經過一個多月嚴謹細致的可行性調研,確立了合作研發抑菌版納米合晶瓷新材料的研究目標。
顧錦華教授表示:手機作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個人信息化處理平臺,其外表面已成為大量細菌的繁殖基地,主要有大腸桿菌、表皮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芽孢桿菌等4類細菌。在打電話時,致病菌會接觸到面部和身體其它部位導致感染。因此,選擇和確定合適的細菌抑制劑,最大程度地抑制手機外表面常見的病菌和病毒活性,是抑菌版納米合晶瓷材料研發過程中的一個重點。
目前的思路主要是金屬離子摻入納米合晶瓷材料,通過緩慢釋放金屬離子達到抑菌效果。目前,銀離子抗菌技術是最安全、除菌率最高、抗有害菌種類最多的環保技術,其原理是利用納米銀離子超強的還原能力強烈地吸引細菌體蛋白酶上的巰基,防止細胞代謝,干擾微生物體DNA的合成,使之喪失分裂繁殖能力而死亡。除了研究對細菌的抑制作用,縮短病毒在手機表面的存活時間也是我們研究的另一個目標。有研究表明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不同材質物體表面的存活時間相差較大,在木質表面持續48小時保持感染能力,在不銹鋼和塑料表面的存活時間一般為24小時左右。含銀離子的納米合晶瓷可以進一步減少病毒在手機表面的存活時間,降低對人體感染的可能性。
通灣新材總經理周濤透露,目前項目研發進展順利,預計在兩個月左右推出抑菌版納米合晶瓷材料成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