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日本GEOMATEC活用表面處理技術以及生態模擬技術(仿生),采用復眼“蛾眼構造”的蛾的模擬物的優秀機制,通過與東京理科大學聯合開發的獨特轉移板制造技術,研發生產了可以在卷對卷薄膜上批量生產納米級的精細蛾眼結構。
新開發的蛾眼型(Moth Eye Type)薄膜G.Moth®兼具超低反射性能和防眩光(Antiglare)特點。
![]() G.Moth ®的膜結構(來源:GEOMATEC官網)
蛾眼效應是指光波的折射率會在蛾眼表面以漸變折射率呈現連續性的變化,以致于大部分的光會被吸收,只有極少被反射,GEOMATEC公司的G.Moth®就是一種幾乎不會產生反射的抗反射薄膜,目前也被采用在車站所使用的數位廣告牌或車載顯示器等用途。
GEOMATEC公司官網顯示,在玻璃兩面粘貼G.Moth®的話,反射率僅為0.5%(僅普通玻璃的情況下的反射率約為4%),可以將光的反射和影像抑制到極限。
![]() 來源:GEOMATEC官網
此次開發的G.Moth®產品還在蛾眼構造上追加了防眩光構造,在50°的傾斜角度觀看,反射率也僅為1%或更低(在550 nm的波長下),因此很容易在寬范圍內看到。
![]() 來源:GEOMATEC官網
通常,具有不均勻結構的蛾眼膜容易被污染,但是該公司的蛾眼型薄膜具有超級防水和防油性以及優異的防污性。
G.moth®還增加表面硬度和耐污染性,即使反復擦拭,蛾眼結構無明顯變化,納米尺寸的表面的微細突起(蛾眼結構),可產生與荷葉表面類似的荷葉效果的超疏水性。
![]() 來源:GEOMATEC官網
G.moth®產品最大寬幅600mm,可應用于45英寸電視、數字標牌、櫥窗陳列柜、美術館、車載顯示等。
據資料顯示,日本GEOMATEC公司創立于1953年9月,致力于培養真空鍍膜技術,在1972年便已開始使用ITO制造透明導電膜。
公司能夠根據客戶的需求,從各種涂層方法和條件中進行選擇,提供的透明導電薄膜(ITO薄膜)具有高透明度、低電阻和優異的可蝕刻性。公司還采用低溫和非熱涂層方法,以最大限度地減少熱敏基材(如彩色濾光片和樹脂)的損壞。GEOMATEC的透明導電膜因可通過調節膜厚度和電阻而被應用廣泛。
GEOMATEC通過不斷研究和發展技術,從光控多層光學薄膜制造的抗反射和反射薄膜到用于移動電話和汽車導航設備的ITO和金屬薄膜都有涉及,極大地擴展了真空鍍膜的應用范圍,融合了涂層技術與其他行業的技術和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