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山湖材料實驗室科研人員勇于擔當,急國家之所急,爭分奪秒投身科技抗疫,為戰勝疫情提供科技支撐。近日,于杰教授領導的實驗室新型纖維團隊,根據他們近二十年靜電紡絲研究經驗驗以及基于實驗室布置的學術方向的積累和技術 儲備,開展“電紡納米纖維膜用于高性能防護口罩濾膜”的研究,成功解決了多項技術困難,制備出滿足應用要求的納米纖維濾材,經第三方權威機構廣州檢驗檢測認證集團有限公司( 國家認證) 檢測過濾指標滿足 KN95口罩GB 2626-2006國家標準,將為解決目前抗疫所遇到的困難提供新的解決途徑。 納米纖維口罩是一種新型口罩,其技術基礎是近二十年新發展起來的靜電紡絲技術,納米纖維口罩的開發普及不僅僅有利于解決口罩供應不足的問題,還具有長遠戰略意義。納米級纖維膜應用于空氣過濾方面,超高的孔隙率和納米級細孔,使其擁有低阻高效過濾特性,更優于市場熔噴布。目前,廣泛使用的口罩濾材是熔噴布,熔噴布本身的過濾效率僅有30%,經駐極處理帶電后才能達到80%以上,因此,熔噴布口罩是一次性的,并且有時效限制,水洗或者存放時間過長都會導致電荷消失,降低過濾效果。 為解決熔噴布等缺陷問題,近年來人們開始轉向采用納米纖維技術。而在已有的報道中,工藝過程大都需要使用有機溶劑,這會為人們使用帶來新的問題。水溶性高分子具有綠色健康安全的優勢,但存在耐水性不佳的缺點。該團隊利用自己獨創的工藝,提高了水溶高分子纖維的耐水性,獲得了健康環保的納米纖維濾膜。與熔噴布相比,納米纖維直徑和孔隙都小得多,不需駐電,其本身的過濾效率可達95%以上,因此其可多次使用,可長期儲備。在同樣的過濾效率下納米纖維膜要比熔噴布濾膜薄的多,使用起來更加輕柔舒適。另外,納米纖維膜口罩還有產量高、成本低的優點,代表未來的發展方向。 新型纖維團隊在電紡納米纖維領域有深厚的積累,擁有系列獨創技術,能夠制備大面積高強度納米碳纖維及多種功能納米纖維。目前該團隊正在抓緊推進將這些技術轉化為抗疫系列防護產品,包括納米碳纖維口罩、可再生口罩、殺菌消毒口罩、功能防護服等等。同時,松山湖材料實驗室正積極規劃將這些技術產業化,快速形成生產能力,為抗擊目前疫情及做好長遠戰略儲備做出貢獻。 本文轉自:松山湖材料實驗室 僅供參考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