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與現狀
2020年,伴隨新年的開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全國人民的身心。
為保證一線醫護防疫物資需求,解決口罩緊缺問題,很多企業紛紛調整生產線,加急生產口罩、防護服。而包裝產品作為防疫物資必備品,一時之間也出現“一箱難求”的狀況。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包裝生產廠家基本上陷入了壓成本、講規模、無視創新,無視原材料的盲目生產境地。
然而,消費者的新需求依然得不到滿足。
畢竟,疫情之下安全健康是首位。消費者收到的外賣,快遞箱,快遞袋,使用的購物袋及飲料杯都是日常頻繁接觸的包裝產品。那么,如何讓這些包裝減少細菌和病毒呢?
一撕得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就是尋找抗菌抗病毒包裝。
因此,在這樣情況下,除去整合全國供應鏈解決防疫物品的包裝剛需外,一撕得還在投入力量潛心研發相關技術。
這就是“綠盾”材料的由來。
想要戰勝“敵人”,要先弄懂它
首先,致病的病毒算是最簡單的生物體了,簡單到“令人發指”的程度,只有一層柔軟的蛋白質包裹著一般不超過15個片段的基因。細菌是比病毒“相對高級”一些的原核生物,可以從自然界獲取物質和能量,能獨立生存。
病毒遇到宿主細胞,就利用宿主細胞的物質和能量不斷進行子代病毒的繁殖,從而阻斷或抑制宿主細胞的正常代謝,導致細胞損傷,最終使細胞裂解。雖然,病毒離開宿主一段時間后會死亡,但是,飛沫、鼻涕等可能含有病毒生存所需的活體細胞,依舊會存在傳染風險。
細菌對寄主的侵犯,包括細菌吸附于體表,侵入組織或細胞,生長繁殖,產生毒素,乃至擴散蔓延以及抗拒寄主的一系列防御機能,造成機體損傷或引起例如發熱等不適反應。
抗菌抗病毒材料
即使是細菌,也需要對應的消炎藥物進行消滅,而病毒目前為止還沒有有效的藥物可以處理。因此,現在國際上通用的方式,是采用抗菌抗病毒的材料來保證我們接觸不到這些病菌。
抗菌材料是指具有抑制或殺滅細菌能力的一類新型功能材料,其有效成分為抗菌劑,包括無機抗菌劑、有機抗菌劑、天然抗菌劑三大體系。
天然抗菌劑是人類最早使用的抗菌劑,對人體無毒、無刺激,但耐熱性較差,殺菌效果不佳且受提取水平、成本等條件限制。有機抗菌劑雖然短期內抑菌效果明顯,但也存在耐熱性差、易分解、有毒副作用等缺點。
而無機抗菌劑耐熱性好,廣譜抗菌,安全性高,持久性好,因此應用十分廣泛。
抗菌抗病毒材料是以復合材料為載體和融合劑,結合銀離子、鋅離子、銅離子等金屬離子制備而成的,能夠發揮出抗菌抗病毒的雙重功效,因其優異的性能而得到廣泛應用。
給包裝穿上防護服,綠盾問世
在這樣的情況下,一撕得找到的有助于消費者不被細菌和病毒感染的辦法,就是給包裝穿上一件抗菌抗病毒防護服。
當包裝物表面被病毒和細菌污染后,抗菌抗病毒的有效成分會攻擊細菌病毒,協同破壞其結構、阻礙他們繁殖復制,從而達到殺死細菌病毒的效果,最終保持包裝物表面持久的清潔。
而這個所謂的防護服,就是由一撕得研發并推出的“綠盾”抗菌抗病毒材料,包括抗菌抗病毒涂層和抗菌抗病毒塑料,其有效成分包括銀離子、鋅離子等。
“綠盾”塑料是應用在薄膜上的有助于抗菌抗病毒功能材料;而且能做到高效抗菌抗病毒,依據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抗菌率大于99.9%,抗病毒活性率99.9%;另外產品具備高強度、高韌性、高安全性。
目前,綠盾已經取得權威微生物檢測中心的分析報告,檢測結果顯示,“綠盾”可有效消滅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菌、各種霉菌林球菌、沙眼衣原體以及H1N1、肝炎病毒、禽流感病毒、新冠病毒、艾滋病病毒等等。
“綠盾”涂層是用于紙制品的有助于抗菌抗病毒功能材料;能高效抗菌抗病毒,依據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其中抗菌率大于99.9%,抗病毒活性率99.5%;另外還可以防水防雨,綠色環保可回收,充分滿足很多消費領域的外包裝使用。
這種材料可有效對抗部分有害細菌病毒,形成盾牌般的保護。身小力量大的銀離子對數十種致病微生物起到強烈的抑制和殺滅作用。而優秀的性能和功效,能充分保障食物免受細菌病毒侵襲。
趨勢與未來
這種“綠盾”抗菌抗病毒材料問世,對當前的消費行業重啟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它滿足了人們對生活品質提升、身體健康的需求;畢竟,在新冠仍然肆虐,全民努力抗疫的當下,有這樣抗菌抗病毒材料用作包裝材料,能大大降低消費者的感染風險,給保證消費者的健康和安全增加助力。
其應用也將進入迅速發展的快車道,因此,這種材料對各行業的企業來說都是有很積極的意義。
而一撕得如此前瞻性的潛心布局,也彰顯了其深耕包裝行業,堅持創新,堅持研發的理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