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機體制造商網站2020年8月19日報道,來自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NUST MISIS)的科學家發現了一種將碳化硅(一種用于生產耐火零部件最具潛力的航空結構材料)的斷裂韌性提高1.5倍的方法——通過在結構中形成了增強納米纖維獲得這一成果。未來,該技術將擴大碳化硅作為結構和耐火材料的應用范圍,包括用于飛機制造。有關這項研究的相關成果目前已經發表在了英國《國際陶瓷》和瑞士《材料》期刊中。 本條動向所述成果在英國《國際陶瓷》期刊2020年4月15日版和瑞士《材料》期刊2020年7月版均發表了論文截至2019年,全球碳化硅市場估計為25.8億美元,預計每年增長將16%。碳化硅在自然界中基本不存在,因此需要通過人工合成的方式得到。目前,碳化硅在各個行業中越來越多地用作半導體材料、建筑材料、磨料和耐火材料。例如,碳化硅用于制造內燃機的渦輪葉片和零部件,將大大提高發動機的工作溫度并顯著提高功率、牽引功率、能源效率、環保性等關鍵性能。此外,由低成本的長石和石英砂制成的碳化硅陶瓷,可以成功替代汽車工業中經常使用的含鈷、鎳和鉻等稀有元素的合金零部件。 碳化硅用于制造渦輪葉片和內燃機零部件(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圖片)碳化硅陶瓷的關鍵問題是在壓縮狀態下性能良好,但對于結構缺陷非常敏感,因此通常具有較低的拉伸強度和彎曲強度,抗裂性能較差。來自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的科學家們找到了一種方法,通過使用自蔓延高溫合成技術在碳化硅陶瓷中形成增強納米纖維,顯著提高了碳化硅陶瓷的燒結能力并提高其抗彎強度和斷裂韌性。合成分幾個階段進行。首先,將硅、碳、鉭和聚四氟乙烯粉末在行星式研磨機中混合,然后將所得混合物在反應器中燃燒。納米纖維在燃燒過程中形成。最后,將成品在真空爐中進行燒結。由于鉭和聚四氟乙烯的共同作用,因此合成得到了一種碳化硅納米纖維增強的碳化硅基體材料。納米纖維阻止了斷裂擴展,激活了陶瓷燒結,并提高了燒結材料強度特性。 納米纖維的存在將碳化硅成品所需的燒結溫度和持續時間從1800~2000℃的數小時,降低到1450℃,60分鐘。 本文所述方法中的工藝說明圖(俄羅斯國立科技大學圖片)研究人員計劃繼續致力于提高碳化硅的斷裂韌性和強度。良好的機械特性和生產過程中成本效益相結合,將繼續擴大碳化硅作為結構和耐火材料的應用范圍。 本條動向的提供者陳濟桁先生已為《空天防務觀察》提供7篇專欄文章,如下所列:第1篇,日本東麗公司推出新一代碳纖維預浸料產品,拉伸強度和抗沖擊性能又提升30%,2017年6月2日;第2篇,復合材料助力貝爾V-280“英勇”傾轉旋翼機發展,2017年9月22日;第3篇,日本東麗實施并購強化碳纖維復合材料競爭優勢,2018年8月27日;第4篇,日本帝人公司開發新型耐熱抗沖擊預浸料,2019年4月1日;第5篇,美國能源部“利用高性能計算促進能源創新”戰略計劃解析,2019年5月17日;第6篇,稀土回收再利用!英國推出稀土金屬回收試點項目,2019年9月17日;第7篇,美空軍實驗室科學家發現獨特的可拉伸導體,2019年10月30日。(中國航空工業發展研究中心 陳濟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