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確定,精準施力可以出發石墨烯層之間的鏈接,晶格重新排列為立方模式的二維金剛石。
盡管經過處理過的超薄材料制備金剛石能耗很小,但少層石墨烯在精準位置的輕微施力就可以轉換為立方晶格的金剛石。這正是萊斯大學最近發表的高質量鉆石制備的新構想。
據相關研究人員稱,石墨烯可以與氟或氫發生表面發硬。當氟原子或氫原子以共價方式附著在表面,類金剛石晶格就會隨著層間碳-碳連接的觸發而不斷產生。
而施加的力會隨著石墨烯層數增加而變大,比如大塊石墨中大規模生產人造鉆石需要每平方英寸72.5萬磅或10至15吉帕的壓力,只有在納米厚度下,表面化學才有可能改變晶體的熱力學,將相變點從非常高的壓力轉移到幾乎沒有壓力的狀態。
單晶金剛石薄膜可以用作熱傳感器或作為冷卻納米電子學的硬化絕緣體。它甚至可以被摻雜在光學應用中作為元件,或者在晶體管中用作寬禁帶半導體。該報告的合作者Pavel Sorokin補充,“外部壓力可以降低這種屏障,但化學和壓力必須共同作用才能產生2D鉆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