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年,“硬”這個形容詞我們都非常喜歡使用,這個菜非常硬,兩個人之間的關系非常硬,還有這人非常硬等等,其意思就是厲害,了不起或者NB。 還有就是用來測量物質的堅硬程度,這就是硬度,千百年來,人類一直都在不斷尋找和探索自然界中最堅硬的東西。 要是問你地球上最堅硬的是什么東西,雖然有可能會說出不同的答案,但相信基本上都能說出來那么幾個名字,如鉆石,金屬鋨等等。 而要是說宇宙中最硬的物質是什么,相信就很少有人知道了,據科學家研究發現,在中子星內部存在著一種叫“核面食”的物質,它可能就是人類一直在尋找的宇宙中最硬的物質。 一份名為 “核面食的彈性”的研究報告就刊登在《物理評論快報》上, 這份研究報告是由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沃爾特·伯克教授,與理論物理研究所,以及印第安納大學的核理論中心共同研究發表的。 這份報告主要就是介紹,在中子星內部所存在的,宇宙中最堅硬的“面食”。 中子星 中子星是由比太陽大20倍的恒星,在其內部的核燃料消耗殆盡時,外部開始坍塌后形成的很多小星體,這些小星體就是中子星,中子星是已知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體。 中子星主要由中子組成,只有一小部分電子和質子存在,中子星可以被認為類似于一個巨大的原子核,是在重力的作用下,物質被壓縮到與原子核相同的密度。 其密度大得可怕,中子星密度相當于每立方厘米重達一億噸以上,差不多是水密度的一百萬億倍。 什么是核面食 核面食是存在于中子星內部的一種物質,但是看到它的名字卻又覺得非常的有意思,這么堅硬的物質所取的名字怎么跟美食一樣。 核面食現在還不可能直接獲得實物來研究,因此物理學家使用計算機模擬,來更好地了解中子星內部的核面食。 通過模擬,研究人員發現中子星內部的物質,在不斷的向不同方向擠壓和推動,相互作用時的運動,會呈現出奇怪但有趣的面食形狀。 核面食的表面特征是呈復雜而不規則形狀,例如扭曲的管子或者薄片,因為其與各種面食或通心粉都比較相似,例如華夫餅,意大利面和寬面條,因此被稱為“核面食”。 通過這些模擬還發現,核面食從表面到中心的堅硬度是逐漸增加的,其中心堅硬度是鋼的約100億倍,這也讓其輕松地使其成為宇宙中已知最強的材料。 科學家經過不斷的研究還發現中子星和核面食的很多秘密,如這些奇怪的面食狀結構可能會限制中子星的運動速度,中子星表面很光滑,并且還存在引力波等,這些諸多秘密還需要持續研究。 我在想這么堅硬的物質要想使用比較難,沒法加工啊,還有就是其密度也太大了,一小塊是不是就能把地球給壓脫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