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持續創造出新的應用,并在不斷替代其他傳統材料,是構建人類社會最重要的材料。但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嚴峻,為了既享受塑料的性能與成本優勢,又緩解廢塑料對環境的危害,可降解塑料應運而生,對環境友好的聚乳酸(PLA)是其中較有前景的材料。 PLA 即將進入快速增長期 生物可降解材料是解決傳統塑料污染的主要途徑,當前已經應用的可降解材料包括淀粉復合材料、PLA、PBAT、PBS、PHA等等,淀粉是天然材料,性能缺陷很大,使用范圍非常受限,基于價格優勢占比較高,目前產業發展都聚焦在PLA與PBAT之類的人工合成材料上。而且PLA在硬度和透明性都具有獨一無二的性能,成為了發展可降解塑料的必備基礎材料。PLA作為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品種,是目前已產業化的生物可降解材料之一,產品市場需求旺盛,持續供不應求,未來市場空間廣闊。 目前,全球生物降解塑料的產能約為 1000 kt 左右,年增長率超過20%。禁塑令政策落地,預計21-25年將會有近1000-1200萬噸塑料制品被可降解材料替代,按照10%的替代率,聚乳酸的需求量將會達到100-120萬噸,市場規模將超百億元。 聯泓新科擬增資1.5億元布局生物降解材料領域 6月2日聯泓新科發布公告稱擬對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進行增資,增資金額為人民幣1.5億元,增資后持有標的公司42.86%的股權。 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生物可降解材料 PLA 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是國內成功自主開發出“高光純乳酸—高光純丙交酯—聚乳酸”全產業鏈技術的企業之一,擁有千噸級PLA一體化生產示范線,并形成批量化生產能力。 此次增資前聯泓新控股股東聯泓集團持有其50.85%的股權,增資完成后,聯泓新科將成為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聯營企業,這也代表著聯泓新科將實現公司在生物可降解材料領域的戰略布局。 聯泓新科布局PLA目標明確 聯泓新科持續重點關注生物可降解材料相關產業,基于公司發展戰略,布局生物可降解材料領域目標明確。聯泓新科表明此次增資款1.5億元的用途為補充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公司的資本金及運營流動資金,用于現有千噸級示范線改造及在江西省九江市濂溪區化纖工業基地建設一期3萬噸/年PLA全產業鏈項目,包括乳酸發酵提純、丙交酯合成提純、聚乳酸合成以及聚乳酸解聚化學循環等。 江西科院生物新材料公司規劃在2025年前分兩期建設“13萬噸/年生物可降解材料聚乳酸全產業鏈項目”。如順利推進PLA全產業鏈項目建設,將為公司后續發展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助力將公司打造成為新材料平臺型企業。 PLA技術壁壘較高,企業發展平穩 制約國內PLA產業發展的核心壁壘在于上游的關鍵中間體丙交酯,國內公司在乳酸制備丙交酯環節缺少有效的工業化解決方案。目前,全球僅有荷蘭 Corbion-Purac 公司、美國 NatureWorks 公司、浙江海正掌握丙交酯的生產技術。金丹科技與南大合作研發以生物有機胍為催化劑生產丙交酯技術,打通對應工藝路線, 1萬噸丙交酯產線已于日前投料試車,裝置運行平穩,產品質量指標逐步提升。 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2005年底正式投產第一條年產5000噸的聚乳酸生產線,發展至今年產能已達 2.5萬噸,另有5萬噸聚乳酸產能正在建設。 2020年12月1日,浙江海正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萬噸/年聚乳酸生產線投產成功,實現聚乳酸樹脂工業化生產跨越式增長。 安徽豐原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目前聚乳酸產能5萬噸/年已投產,計劃2021投產35萬噸,2022-2025投產150萬噸。2020年9月26日,安徽豐原集團年產50萬噸乳酸、30萬噸聚乳酸第1模塊項目開工。 浙江友誠新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約51億元的寧波生物基可降解新材料產業基地項目,將形成以第三代秸稈乳酸技術為核心的年產30萬噸乳酸、20萬噸聚乳酸、10萬噸聚乳酸纖維的生產基地,實現年產值108億元,利潤22億元,稅收14億元。 抓住機遇搶先布局PLA 近年來隨著環保意識不斷提高,全球各國均大力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解決塑料污染問題迫在眉睫,生物可降解材料作為解決傳統塑料污染的有效途徑之一,PLA作為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市場潛力巨大。聯泓新科增資成為聯營公司有助于補充資金以推進PLA全產業鏈項目建設,為提高競爭能力、進一步開拓業務奠定扎實基礎,同時也是聯泓新科進入生物可降解材料行業并成為領先企業的較好機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