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根 膠原蛋白是人體組織中重要的構造性蛋白質,占人體所有蛋白質的30% 左右。它是一種螺旋結構的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機械強度和柔韌性,這就使它經常應用于人體器官組織的修補及再生。 然而,由于膠原蛋白分子又大又復雜,所以研究人員長期以來都在尋找一種以膠原蛋白為基礎、表現出相似特性的極簡分子。大約一年半前,研究人員使用納米技術手段設計了一種新型生物材料,其可以有效滿足這些要求。 該生物材料由三個氨基酸組成,能通過簡單的自我組裝形成類似膠原蛋白的螺旋結構,且強度跟金屬鈦相似。在目前的研究中,研究人員試圖檢驗該材料是否具有膠原蛋白的另一個特征--壓電。 壓電是一種材料在機械力作用下產生電流和電壓的能力,或可以在電場作用下產生機械力的能力。檢驗中,研究人員創建了工程材料的納米結構,并在先進的納米技術工具幫助下對其施加機械壓力。 實驗表明,壓力的作用會使該材料產生電流和電壓,且產生的最高電流和電壓只在幾百納米的微小結構中顯示出。在納米材料中發現這種壓電強度具有重大意義,它證明了工程材料也可以作為小型設備的微型馬達。 此外,目前市面上很多壓電材料都是由含鉛材料或聚合物制成,對環境和人體不太友好。但是,新材料是完全生物的,適合在人體內使用。如果用這種材料制成設備,替代為心臟起搏器等植入物,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現在,研究人員正在了解工程材料的分子機制,以釋放該材料最大的潛力。未來,研究人員計劃使用晶體學和計算量子力學方法,來獲得對材料壓電行為的深入了解,從而嘗試使晶體精確工程用于構建生物醫學設備。 這種納米技術設計的新型材料在醫學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如上文提到的,可以通過收集人體的自然運動來維持植入設備(如起搏器)的運行,從而消除對電池的依賴;其也有機會成為環境友好型材料,代替目前廣泛使用的含鉛壓電材料。總的來說,該技術材料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