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部分用來合成苯并噁嗪的酚和胺類化合物都來自于石油的裂解產物,是不可再生資源。隨著人們對環境和資源問題的日益重視,可再生原料的開發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基于綠色原料的苯并噁嗪樹脂在其設計、合成及性能方面的研究也逐漸成為熱點。研究人員不斷嘗試用可再生能源合成生物基苯并噁嗪樹脂,同時期望其能夠擁有與石油基苯并噁嗉樹脂相媲美甚至更出色的性能。
雙酚酸可由可再生的綠色平臺化合物合成,具有類似雙酚A的化學結構,是取代雙酚A合成高性能生物基苯并噁嗪樹脂的最具潛力的候選。
為了更好的了解其研究進展,“第四屆全國苯并噁嗪樹脂學術及應用研討會”特邀請 浙江理工大學劉向東教授 作為報告嘉賓,分享《酰胺化雙酚酸苯并噁嗪樹脂的研究》的主題報告。
前期研究表明雙酚酸合成的生物基苯并噁嗪樹脂受熱容易發生脫羧反應,產生二氧化碳氣體,造成樹脂的材料缺陷或耐熱性能不佳。我們發現雙酚酸轉化為酰胺后可以有效地解決雙酚酸類苯并噁嗪的脫羧難題,同時還能增加氫鍵密度,提高聚苯并噁嗪樹脂的玻璃化轉變溫度。受尼龍66的工業合成工藝啟發,我們首先利用雙酚酸和伯胺的離子交換反應合成銨鹽,然后在綠色溶劑PEG-200中高溫脫水即可得到雙酚酰胺,進一步與糠胺和多聚甲醛合成生物基苯并噁嗪。測試結果表明,酰胺化雙酚酸苯并噁嗪經固化可獲得高性能樹脂材料。本研究為開發高性能生物基苯并噁嗪樹脂提供了新途徑。
嘉賓介紹:
劉向東
浙江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88年畢業于天津大學高分子化學專業,1991年獲天津大學高分子材料碩士學位,2002年獲日本北海道大學環境材料博士學位。2011年任浙江理工大學教授至今。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浙江省重點技術創新項目、以及校企協同創新項目多項。主要研究方向為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合成,智能紡織面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