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第四屆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學術交流會在綿陽召開,彭先覺院士、唐立院士、蒙大橋院士以及來自國內相關科研機構、高校院所、企事業單位的百余位專家參會,通過大會報告和專題討論,深入交流錒系物理與化學技術前沿、基礎研究及新發展趨勢,探討未來新的需求及挑戰,共享相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會議現場交流發言 陳科攝 錒系材料是核工業的基礎,在軍事和民用核技術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為我國錒系物理與化學領域科技工作者的首個專業性學術交流平臺,此次交流會作為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的定期學術會議,也是錒系材料科研與應用領域的重要會議。大會開幕式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高級科技顧問蒙大橋院士主持。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協秘書長文國慶在開幕式上說,對未知世界的不斷探索是人類文明進步的階梯,而交流合作是學科發展的健康之路,通過交流合作,我們可以更有效地提高科研水平,最終實現合理利用研究成果造福人類的目的。錒系科學的研究在核技術領域都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錒系物理與化學研究學術交流會就是貫徹落實黨和國家的科技創新政策部署、推動創新發展、加強基礎研究的具體行動,為從事和關心錒系元素相關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搭建的交流平臺。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所長羅文華在致辭中對中國核學會、綿陽市政府的關心指導,對西南科技大學、蘇州大學、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對會議籌備組的精心組織表示衷心的感謝。對全國各地遠道而來的專家學者表示熱烈的歡迎,并向為錒系領域科學研究付出精力和心血的科技工作者致以誠摯的問候。 他指出,錒系科學研究及其成果在未來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分享錒系領域最新科研成果,探尋錒系科學發展愿景,同國內外同行一道,開展深入學術交流,進行廣泛科研合作,努力推動錒系科學領域發展壯大,共攀科學高峰。 為期2天的第四屆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學術交流會由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西南科技大學、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共同主辦,重點聚焦錒系科學的“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程應用”,圍繞與錒系元素物理及化學相關的理論、數值模擬、實驗研究及工程技術以及錒系物理、化學、表面科學與腐蝕、錒系材料處理及輻射保護、核燃料循環與環境等進行學術交流。 本屆大會分主會場報告和物理、化學、材料科學、環境科學和科研新秀5個分會場。相比前三屆會議,本屆會議還設置了科研新秀分會場,專門為年輕研究人員提供穩定交流、探討合作的平臺,以吸引更多的年輕人投身錒系物理與化學研究領域,為推動錒系物理與化學研究、發展和應用貢獻力量。在交流會的前一天,9月23日中國核學會錒系物理與化學分會召開會議選舉產生了新一屆理事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