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促進能源資源高質量配置利用有關事項的通知》,重新明確了“兩高”行業范圍,通過總量控制、閉環管理推動“兩高”行業存量變革,同時要求統籌謀劃、精準用好“十四五”能耗增量,支持非“兩高”行業用能保障,新增原料用能不納入各市能耗雙控考核。業內人士認為,此舉將為山東非“兩高”行業的化工新材料、新能源產業和傳統化工企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帶來機遇。
涉化“兩高”行業認定有變化 《通知》明確了三部分內容:總量控制、閉環管理,推動“兩高”行業存量變革;強化統籌、暢通渠道,支持非“兩高”行業用能保障;壓實責任分工、科學考核,堅決完成節能減煤任務目標。 山東省發改委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本次《通知》公布的“兩高”行業范圍,是在省政府原定的16個“兩高”行業基礎上,按照國家2022年1月1日起執行的《高耗能行業重點領域能效標桿水平和基準水平》做出的進一步調整。調整后,該省兩高“行業”仍為16個,但部分行業內容發生了變化。如涉及化工的幾個行業中,原甲醇行業調整為煤制液體燃料,并增加了烯烴、乙二醇;將原氯堿、電石、醋酸3個行業整合為基礎化學原料,具體包括氯堿、電石、醋酸、黃磷。 據了解,為摸清底數,山東省從去年下半年即組織有關部門,對全省16個“兩高”行業進行了全面排查摸底。本次《通知》要求,建立并動態調整年綜合能源消費量1萬噸標準煤及以上的用能單位和“兩高”行業企業清單,在此基礎上對省內“兩高”行業進行規范。 強化“兩高”行業用能管理 在調整“兩高”行業清單的基礎上,山東省同時強化其用能預算,加大重點用能單位節能減煤目標評價考核力度,堅持合理用能,不得無序用能。 《通知》要求,嚴守“兩高”行業能耗煤耗只減不增底線,明確16個“兩高”行業新上項目必須落實能源和煤炭消費減量替代,且替代源必須來自“兩高”行業項目,確保“兩高”行業能耗煤耗只減不增。《通知》明確,實行“兩高”行業閉環管理,通過關停和改造提升騰出的“兩高”行業能耗和煤耗指標,只能專項用于新上有利于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兩高”項目建設。非“兩高”行業挖潛騰挪的能耗煤耗,不得用于“兩高”項目建設。 山東省明確,將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科學設定全省及各市能耗雙控和壓煤任務目標,優化考核頻次,確保既要壓實各級責任,又忌簡單實施年度考核。根據國家政策要求,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納入各市能源消費總量控制,新增原料用能不納入各市能耗雙控考核。 對新建煉化、焦化及輪胎項目,山東省將實施提級審批,由省級核準或備案。新增年綜合能耗超過5萬噸標準煤“兩高”項目,須提報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有關部委窗口指導。國家布局山東省的“兩高”項目單獨下達的能耗煤耗指標,可按國家規定用于項目建設。該省一位化工企業負責人表示,上述舉措將推動基礎化工原料產業的“騰籠換鳥”,通過上大壓小、汰弱培強加快轉型升級。 推動資源要素向高端轉移 根據《通知》要求,該省將統籌謀劃、精準用好“十四五”能耗增量,規范省級留存部分能耗指標使用,科學合理使用分配各市部分能耗指標,鼓勵各市大力發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完善法規制度倒逼落后用能企業退出。其中,山東將明確統籌用好3550萬噸能耗增量指標,1500萬噸能耗指標分配各市,其余省級留存使用。省級留存指標重點支持非“兩高”項目建設,對于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的重大“兩高”項目,可采取“過橋”方式支持,但必須按期返還。 值得注意的是,山東省還提出制定實施“兩高”行業產能整合能耗煤耗保障工作方案,明確高耗能行業跨區域轉移時,整合騰出的能耗煤耗指標,分行業按照不同比例實行有償收儲。除焦化、煤電等行業合理確定省級收儲和市級留存比例外,其他“兩高”行業按照各50%比例確定。過去幾年,該省有部分焦化產能跨省轉讓到內蒙、陜西等地,就騰出了一些指標。 業內專家指出,近期各地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陸續啟動一批重大項目,通過投資拉動穩定經濟發展基本盤,集聚資源要素提高能源資源產出效益至關重要。而“要素跟著項目走”一直是山東著力完善的機制。不久前山東省政府下達了2022年省重大項目名單,實施和準備項目多達600個,其中化工項目及化工裝置配套項目數量超過104個。本次出臺的《關于堅決遏制“兩高”項目盲目發展促進能源資源高質量配置利用有關事項的通知》,將確保資源要素集中到化工新材料、精細化工、新能源材料等高端化工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