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新材料 > 行業(yè)動態(tài) > 正文內容
2021年化工工程十大新聞
文章來源:中國化工報     更新時間:2022-02-23 15:23:31
我國首座碳中和加油站投運

  中國石化江蘇常州石油嘉澤加油站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5月初正式投運。經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南京環(huán)境科學研究所綜合評估,該站光伏發(fā)電量可以抵消站內電力消費量,碳減排量能夠抵消碳排放量,成為我國第一座實現碳中和的加油站,在行業(yè)內具有標志性意義。

  嘉澤加油站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采用“自發(fā)自用,余電上網”模式,與國家電網實現無間斷切換,使用光伏發(fā)電替代燃煤發(fā)電,在滿足站內用電需求的同時余電外供。經測算,該站光伏發(fā)電項目年發(fā)電量為12.7萬~14.7萬千瓦時,可減排二氧化碳量91.2~105.6噸,2020年度該站電力消費量為9.9萬千瓦時。數據顯示,該站最低年發(fā)電量能夠抵消年電力消費量,碳減排量能夠抵消碳排放量,且二氧化碳凈減排量達20.1~34.5噸,實現碳中和。

  按照光伏發(fā)電站理論壽命期25年進行測算,嘉澤加油站分布式光伏發(fā)電項目可累計發(fā)電337.9萬千瓦時,年均發(fā)電量達13.52萬千瓦時,與傳統火電項目相比,全壽命周期內可減排二氧化碳3800噸、二氧化硫116噸、氮氧化物56噸。此外,該站還通過油氣回收、污水回收處理等多種途徑實現碳減排,助力打造碳中和加油站。

海峽兩岸最大石化合作項目乙烯裝置中交

  5月28日,海峽兩岸最大的石化產業(yè)合作項目——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在福建漳州古雷石化工業(yè)園區(qū)現場舉行乙烯等重點裝置中交儀式。該項目歷時23個月實現高標準中交,全面進入投料試車攻堅階段。

  據介紹,此次中交主要包括80萬噸/年乙烯蒸汽裂解、55萬噸/年裂解汽油加氫等4套重要生產裝置,以及第一循環(huán)水場等2套配套輔助裝置。其中,80萬噸/年乙烯蒸汽裂解裝置是古雷煉化一體化項目的龍頭關鍵核心裝置,共包含8臺裂解爐,采用中國石化自主研發(fā)的CBL乙烯裂解技術及LECT烯烴分離技術,主要生產聚合級乙烯、聚合級丙烯等產品。

  該項目由中國石化福建煉油化工有限公司和旭騰投資有限公司各占50%股份合資建設。一期工程主要包括80萬噸/年乙烯和下游深加工9套化工裝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碼頭及儲運設施等,總投資278.8億元,于2019年6月開始土建施工。

我國首個百萬噸級CCUS項目啟動建設

  7月5日,中國石化宣布開啟我國首個百萬噸級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項目建設——齊魯石化—勝利油田CCUS項目。該項目涵蓋碳捕集、利用和封存3個環(huán)節(jié),建成后將成為國內最大的CCUS全產業(yè)鏈示范基地,為國家推進CCUS規(guī)模化發(fā)展提供應用案例。目前,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啟動,預計今年底達到投產條件。

  據介紹,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級CCUS項目由齊魯石化二氧化碳捕集和勝利油田二氧化碳驅油與封存兩部分組成。在碳捕集環(huán)節(jié),齊魯石化二氧化碳回收提純裝置包括壓縮單元、制冷單元和液化精制單元,以及配套公用工程,回收煤制氫裝置尾氣中的二氧化碳,提純后純度達到99%以上。在碳利用與封存環(huán)節(jié),勝利油田運用超臨界二氧化碳易與原油混相的原理,計劃在正理莊油田建設10座無人值守注氣站,向附近73口井注入二氧化碳。同時,油氣集輸系統全部采用密閉管輸,進一步提高二氧化碳封存率,預計未來15年可累計注入二氧化碳1068萬噸,實現增油296.5萬噸。

  中國石化董事長、黨組書記張玉卓表示,CCUS是有效促進碳減排的重要措施。啟動齊魯石化—勝利油田百萬噸項目就是要充分發(fā)揮中國石化上下游一體化優(yōu)勢,統籌二氧化碳減排與利用,將煉化企業(yè)捕集的二氧化碳注入油田地層,把難動用的原油開采上來,實現“變廢為寶”。該項目的實施不僅能夠提升公司碳減排能力,而且能夠為我國大規(guī)模開展CCUS項目建設提供更豐富的工程經驗和技術數據,促進二氧化碳在更廣領域、更深層次的工業(yè)利用。

中化六建獲石化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

  7月20日,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發(fā)布2021年第107號公告,正式核準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石油化工施工總承包特級、化工石化醫(yī)藥行業(yè)甲級資質。中化六建也成為此次92家建企中唯一獲得石油化工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的企業(yè)。

  這兩項資質的取得意味著中化六建擁有了石油化工領域的最高通行證,成為該公司石油化工類別工程的經營方式從單一建造商向EPC(工程總承包商)成功轉型的里程碑,將進一步增強其擴大市場承接范圍與項目實施能力,對其提升企業(yè)形象、擴大行業(yè)影響力以及增強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中化六建方面表示,未來將建立與工程總承包模式相適應的完整的管理體系,加強設計管理,打造具有綜合實力的管理團隊,在項目綜合管理能力、設計能力、戰(zhàn)略性采購體系等諸多方面形成整體合力,為公司實現高質量發(fā)展、實現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yè)目標提供強勁動力。

  近年來,中化六建十分重視企業(yè)資質體系建設,不斷提升工程質量,打造了千余項精品工程。其中,200余項工程榮獲國家魯班獎、國家優(yōu)質工程金質獎、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化學工業(yè)優(yōu)質工程獎、新中國成立70周年百項經典工程等,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企業(yè)信譽均居中國石油化工施工行業(yè)前列。

  特級資質是住建部核定的我國建筑施工企業(yè)最高等級資質,是建筑施工企業(yè)進入高端市場的“通行證”,也是衡量企業(yè)綜合實力的重要指標。目前,全國僅有12家企業(yè)擁有石油化工工程總承包特級資質。

國內首座地下儲氫井加氫站建成

  8月初,中國石化重慶首座加氫站——半山環(huán)道綜合加能站正式建成。該站是國內首座應用儲氫井技術的加氫站,日供氫能力可達1000千克,將為重慶首批氫能示范公交車和市內物流車提供加氫服務,助力重慶氫能產業(yè)發(fā)展。

  儲氫井是指深埋在地下150米左右、使用專用材料制作而成的氫氣儲存地埋井,具有安全系數高、占地面積小等特點,其占地面積僅為目前普遍使用的地上儲氫設備的1/10。據了解,中國石化已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儲氫井核心技術。

  據了解,“十四五”期間,中國石化將在重慶規(guī)劃建設30座加氫站。

東華科技智慧工地系統上線

  8月26日,東華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合肥舉行“東華科技智慧工地系統”上線發(fā)布會。

  發(fā)布會介紹了智慧工地系統的研發(fā)過程、系統主要架構、主要功能界面和技術特點,并通過PC端和手機端,對智慧工地系統進行了宣貫和功能演示。據介紹,東華科技智慧工地系統整體采用云、邊、端三級架構,以項目現場數據采集設備為“端”,進行原始數據采集,以項目現場服務器系統為“邊”,進行數據處理、匯總和上傳,以公司級智慧工地管理系統為“云”,將各個項目現場數據進行收集、分析和上報,實現一套系統、兩級多項目管理。

  “作為公司數字化轉型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工程數字化平臺建設的關鍵一環(huán),智慧工地系統的成功上線運用,為總承包項目施工現場的質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有力保障,為公司其他數字化平臺提供了現場數據,將有力推動公司數字化轉型進程。”東華科技副總經理、安全總監(jiān)朱定華表示,將充分利用智慧工地平臺打造一流工地,助力公司管理水平的提升。

  智慧工地系統開發(fā)合作伙伴上海華誼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楊芳以視頻會議形式參會。她對該系統正式上線表示祝賀,并希望雙方未來在更多領域和更高維度繼續(xù)合作。

國內首個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投產

  9月8日,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中復神鷹碳纖維股份有限公司萬噸級碳纖維基地(一期年產1.1萬噸高性能碳纖維及配套原絲項目)在西寧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甘河工業(yè)園區(qū)正式投產。這是國內首個年產萬噸級碳纖維生產基地。施工總承包方中國化學工程第六建設有限公司的項目團隊用嚴苛的質量要求確保了項目優(yōu)質交付。

  據介紹,該生產基地采用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干噴濕紡技術,實現了設備高度國產化,生產線技術水平、規(guī)模布局、單線產能、產品質量等方面均達到了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基地首次實現了單線年產3000噸高性能碳纖維生產線設計和高端成套技術自主可控。

  該生產基地于2019年5月啟動建設,總占地800畝,總投資50億元,總產能2.5萬噸。其中,一期投資20.58億元,產能1.1萬噸,目前已具備滿產運行條件。記者了解到,一期項目生產區(qū)包括2個儲罐、3個聚合車間、2個紡絲車間、3個碳化車間、1座溶劑回收裝置,以及倉庫和公用工程配套區(qū)等的土建、鋼結構、設備、管道、電儀和防腐等全部施工內容。目前,二期1.4萬噸高性能碳纖維項目正在穩(wěn)步建設。

益陽橡機數字化工廠落成

  10月24日上午,益陽橡膠塑料機械集團有限公司數字化工廠落成典禮暨新品發(fā)布會在益陽舉行。隨著轟鳴的禮炮響徹云霄,益陽橡機數字化工廠正式落成投產。

  據介紹,益陽橡機數字化工廠以云平臺為基礎架構,實現了數字化設計、數字化制造、數字化管理、數字化服務等功能。產品研發(fā)設計共享的云平臺,在確保研發(fā)成果安全的同時,實現了資源共享。以項目管理為驅動,產品數據規(guī)范為基礎,三維協同設計為核心,基于模型的數字化設計、工藝一體化的研發(fā)平臺,使三維設計貫穿工藝、仿真、制造、檢驗全過程,目前已實現了產品、工藝、資源和車間數據實時共享。

  益陽橡機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姚宏建表示,數字化工廠的建成投產,將極大提升益陽橡機的密煉機、平板硫化機、雙螺桿擠出機、輪胎硫化機等橡膠機械產品的生產能力。以此為第一步,益陽橡機將繼續(xù)探索從傳統制造向數字化制造的轉型。同時,通過深化改革,創(chuàng)新體制和機制;通過強化管理,提升運營管控水平。

  一位出席典禮的業(yè)內人士表示,數字化工廠建設能夠助力企業(yè)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升產品質量。益陽橡機數字化工廠的落成,不僅是益陽橡機向數字化、精密化、網絡化和智能化邁進發(fā)展的新起點,更對推動行業(yè)數字化轉型升級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4項涉化工程獲2020~2021年度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

  12月6日,2020~2021年度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揭曉。石油和化工行業(yè)共攬獲4項國家優(yōu)質工程金獎、22項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

  在中國施工企業(yè)管理協會發(fā)布的獲獎名單中,共有43項工程獲評國家優(yōu)質工程金獎,687項獲評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本報記者整理后發(fā)現,在43項國家優(yōu)質工程金獎中有4項涉化工程,分別是伊犁新天年產20億立方米煤制天然氣項目、中安聯合煤化有限責任公司煤制170萬噸/年甲醇及轉化烯烴項目、恒逸(文萊)PMB石油化工項目、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工程(黑河—長嶺);在687項國家優(yōu)質工程獎中有22項涉化工程入圍。

國內首座“雙泊位”LNG碼頭正式投用

  2021年12月29日,隨著一艘滿載6.9萬噸液化天然氣(LNG)的運輸船成功靠泊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2號泊位”,天津LNG接收站主體工程——國內首座“雙泊位”LNG碼頭正式投用。接收站LNG年接卸能力由600萬噸提升至1080萬噸,進一步增強了中國石化天然氣供應能力,保障華北地區(qū)人民群眾過冬需求。

  天津LNG接收站位于天津濱海新區(qū)南港工業(yè)園區(qū),是華北地區(qū)天然氣調峰保供的重要組成部分。此次投用的“2號泊位”是天津LNG接收站二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接卸承載能力為26.6萬立方米,可將該站月接船頻次從8到11艘提升至13到15艘。

  記者了解到,中國石化天津LNG接收站一期工程于2018年3月投入商業(yè)運營,LNG年接卸能力600萬噸,相當于85億立方米天然氣,是中國石化最大的LNG資源地;二期工程于2020年7月底開工,主要包括新建5座22萬立方米LNG儲罐、1座26.6萬立方米LNG專用泊位及配套設施。目前,LNG專用泊位已建成投運,預計二期工程將于2023年全面投產。屆時,接收站將新增儲氣能力6.88億立方米,年輸氣能力將達136億方,邁入千萬噸級超級LNG接收站行列。

  (注:本文年份日期如無特別說明,均為2021年)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锡林浩特市| 湟源县| 万年县| 京山县| 中江县| 安仁县| 即墨市| 陆良县| 随州市| 盐池县| 星子县| 改则县| 涞源县| 庆元县| 邹城市| 曲麻莱县| 杭锦旗| 和林格尔县| 乐昌市| 信宜市| 周口市| 龙岩市| 星子县| 藁城市| 商都县| 澳门| 衡东县| 平利县| 凤凰县| 新泰市| 马公市| 巴楚县| 蒙阴县| 托克逊县| 思茅市| 邓州市| 华亭县| 铜山县| 太康县| 武隆县|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