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國內三聚氰胺行情延續低迷走勢。據監測,目前三聚氰胺市場主流價格在4800元(噸價,下同)左右,比年初下跌約9.4%。事實上,其實際成交更是低價頻出,甚至出現新疆地區以外的價格不斷接近當地價格的現象,可以說一反常態。 業內人士表示,經歷了2019年的嚴冬考驗后,今年國內三聚氰胺行業依然面臨著產能過剩、出口下降、產品積壓和市場無序競爭的狀態,加之國外市場持續疲軟,行業最困難時期已然來臨。 2019年,雖然國內三聚氰胺產能增速有所放緩,國內消費有所增長,但出口量卻大幅下滑,加上安全、環保壓力增大,生產成本增加,導致部分企業出現成本和價格倒掛現象,行業開工率保持相對低位。 據中國氮肥工業協會統計,截至2019年底,國內三聚氰胺有效產能達194.5萬噸/年,當年除奎屯錦疆5萬噸/年新增裝置試車投產外,部分原計劃擴建項目受市場行情影響均取消、暫停或延遲建設。2019年,我國三聚氰胺產量在130萬噸左右,裝置開工率約64%。從目前來看,三聚氰胺行業開工率不足六成,但下游需求疲軟,企業出貨受阻,庫存增加,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商談重心松動。 成本方面,2019年上半年尿素市場價格持續高位,后半年價格卻一路下跌,全年跌幅超過13%。去年尿素市場總體表現疲軟,難給三聚氰胺以成本支撐。從今年來看,春耕時節尿素價格雖有所上漲,但較去年同期仍偏低,進一步削弱了三聚氰胺的成本支撐。 出口方面,據海關統計,2019年我國出口三聚氰胺僅28萬噸,同比下降30%;出口均價846美元,同比下降29%,出現了近幾年難得一見的量價齊跌現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受國際經濟形勢不利影響,國外下游行業需求大幅減少;另一方面是因國外新建裝置投產和部分老裝置恢復正常生產,外部需求明顯減少。今年來看,3月17日國家財務部和稅務總局發布公告稱,從3月20日將三聚氰胺產品的出口退稅率由10%提高至13%,鼓勵生產企業邁出國門。不過近期國外新冠肺炎疫情蔓延,令我國三聚氰胺出口市場堪憂。 需求方面,三聚氰胺主要下游為浸漬紙和木材加工行業,兩者需求量約占三聚氰胺總需求量的六成左右。此外,其他下游還包括阻燃、樹脂、涂料等行業。中國是世界最大的人造板生產國,目前我國人造板制造業以膠合板為主,國內膠合板行業整體處于產能過剩狀態,供過于求的態勢較為明顯。 2019年,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我國家具等產品出口受阻,油漆等產品三聚氰胺用量下降,國內三聚氰胺需求增長幅度不大,在出口受阻的狀況下,整個行業供需矛盾較為突出,行情低迷在所難免。 今年來看,前期受國內疫情影響,下游板材企業停工或低負荷情況嚴重,近期國內企業開工雖陸續恢復,但國外疫情又開始蔓延,出口嚴重受阻,三聚氰胺的需求難以提振。 業內人士表示,在目前全球疫情嚴重、出口通道受阻的情況下,三聚氰胺行業只有加強“內功”修煉,從落后產能淘汰、市場協調穩定、標準制定和創新驅動等方面入手,才能盡快走上健康發展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