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深水是未來全球油氣資源的主要接替區。開發深海油氣資源,裝備設計建造是關鍵技術“瓶頸”。經過近些年的高速發展,我國海洋油氣裝備設計建造能力實現穩步提升,作業水深實現了從淺水到超深水的跨越。
近年來,通過自主攻關,我國形成了多項海洋油氣裝備標準化、系列化技術成果。深水和超深水油氣裝備設計建造能力不斷取得關鍵突破。相繼建成國內最大作業水深FPSO“海洋石油119”、全球首座10萬噸級半潛式生產儲油平臺“深海一號”能源站,以及亞洲第一深水導管架“海基一號”等一批大型海洋裝備。截至目前,我國累計建成50余座萬噸級固定式海洋平臺,成功掌握3萬噸級超大型海洋平臺和3000米級深水固定式海洋平臺自主設計建造成套技術。
海洋油氣裝備的科技創新和快速發展,支持和帶動了我國裝備制造業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綠色轉型。2023年上半年,國內首個深遠海浮式風電平臺“海油觀瀾號”建成投產,推動海上油氣開發邁出進軍“綠電時代”的關鍵一步。我國首個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在恩平15-1油田正式投用,年碳封存量達30萬噸。首臺自主研發的2500米級超深水打樁錘海試成功,填補了我國超深水打樁核心裝備技術空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