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陜京管道系統累計輸氣量突破7000億立方米,為京津冀、陜晉蒙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
據了解,陜京管道系統由陜京一、二、三、四線及永唐秦線、唐山液化天然氣(LNG)接收站、大唐煤制氣等組成,匯聚我國四大油氣能源戰略通道中三大通道的資源,構筑了“五大進京通道”和環京管網布局,總里程超5500千米,年輸氣能力800億立方米。
自1997年9月10日陜京一線建成投運至今,陜京管道將來自陜甘寧、新疆、中亞和俄羅斯的天然氣,以及我國從海上能源通道進口的LNG,輸送到北京、天津、河北、陜西、山西和內蒙古三省兩市一區70多座城市、1000多家大中型企業,最大日輸氣能力3億立方米,有力保障了首都北京95%以上和沿線各地的天然氣供應,受益人數超1.2億。
陜京管道系統的建設發展,不僅為管道沿線帶來了穩定可靠的天然氣供應,更在推動區域社會經濟、民生保障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據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教授劉毅軍測算,7000億立方米輸氣量可累計帶動下游經濟發展35萬億元,助力我國綠色、清潔、可持續發展。
從清潔能源替代和其產生的環保效應來看,7000億立方米天然氣的應用,折合替代標煤9.32億噸,減少10.24億噸二氧化碳、3360萬噸二氧化硫、5.08億噸粉塵及840萬噸氮氧化物排放,其環境保護效益相當于種植31.79億公頃、覆蓋約3.32個中國國土面積的闊葉林,為改善環境質量、建設美麗中國做出積極貢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