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走勢近期陷入僵持,外盤表現稍好,在前期振蕩區間上沿波動,國內原油期貨跌幅相對較大,已經回到前期振蕩區間。我們認為,后期油價大概率以現在價格為基礎振蕩向上,但空間較為有限。 OPEC+減產與非OPEC增產
今年以來OPEC持續減產,1月OPEC整體相比去年10月減產155萬桶。2月OPEC在1月基礎上再次減產56萬桶,減產執行率達101%。前期減產力度較小的伊拉克減產7萬桶/天,至462萬桶/天。沙特2月減產10萬桶/天,3月將繼續減產。俄羅斯2月份原油日產量1134萬桶,較1月小幅下降0.35%,較去年10月減產基數低約7.5萬桶,遠低于在去年年末達成的減產協議約定的每日22.8萬桶的減產目標。但是俄羅斯能源部長日前表示,俄羅斯將在第一季度實現減產目標。雖然有消息顯示利比亞最大油田沙拉拉部分鉆井復產,日產量8萬桶,伊朗2月產量維持穩定,美國制裁效應緩解,但綜合看,OPEC+整體減產效果良好。
相對而言,美國頁巖油的產量則大幅增加,今年以來產量已經增加40萬桶。同時,雪佛龍和埃克森美孚同日宣布增加頁巖油投入,雪佛龍計劃明年末以前在二疊紀盆地的日均油汽產量達到60萬桶,較此前提高將近40%。埃克森美孚計劃最早到2024年,讓公司在Permian盆地的日均油汽產量達到100萬桶,增幅達到80%。其他非OPEC國家也有相應增產計劃,巴西預計今年增產25萬桶/天。加拿大前期由于運輸瓶頸及油價過低一度減產,但近期有復產消息傳出。
經濟數據走弱與政策發力
越來越多的經濟數據顯示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市場擔憂情緒日益加重。美國方面,2月PMI指數從1月的56.6降至54.2,為2016年11月來最低,低于經濟學家此前預期的55.6。中國2月PMI指數為49.2%,較1月下降0.3個百分點。此前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四季度印度經濟環比增長年率降至6.6%,為五個季度以來最低增速。歐元區制造業PMI為49.3%,跌至榮枯線以下,火車頭德國更是跌至47.6%。
但是全球主要經濟體反應迅速,出臺各種應對措施。美聯儲繼續保持鴿派,表態今年內結束縮表。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稱“不排除重啟新一輪量化寬松政策”。中國1月連續兩次降準釋放1.5萬億元流動性,并下降工業企業增稅3%,至13%。印度降息0.25%,并推動聯邦之間取消貨運稅,增加邦際貨運交通。1—2月全球大宗商品和股市在宏觀面轉暖氛圍下大幅上漲,中國A股上漲25%,其他主要股指也有10%以上的漲幅,銅等大宗商品漲幅也在9%以上。
結論
綜上,我們認為,短期油價處于一個較為平衡的位置。向上看,受需求和美國產量壓制,難有大的突破;向下看,有OPEC減產保底,現在價格已經處于低位。同時考慮到沙特計劃在6月延長減產協議,短期油價漲幅過快不利于此目的達成,因此油價上下空間都較為有限,后期以強勢振蕩為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