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大于求矛盾逐步凸顯
異丙醇是重要的化工產品和原料。近年來,隨著國內異丙醇產能快速擴張,供大于求的矛盾正逐步凸顯。不過,出口穩步增長、新興應用領域的開拓有望給異丙醇行業帶來機遇。
丙酮法成主流工藝
目前國內工廠生產異丙醇有3種工藝:丙烯水合法、丙酮加氫法及醋酸異丙酯氫化法。隨著工藝日趨多元化,各工藝潛在的差異化也加劇了異丙醇行業的競爭。據化工在線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異丙醇年產能約為90萬噸,其中丙烯水合法約23萬噸,占比25%左右;丙酮加氫法約50萬噸,占比56%左右;醋酸異丙酯氫化法約17萬噸,占比19%左右。
從成本面看,丙酮法較丙烯法價格有著明顯優勢,目前國內丙烯法異丙醇裝置幾乎全部處于停車狀態,重啟計劃擱置,而丙酮法異丙醇工廠開工負荷均在90%以上。此外,凱凌化工于2015年期間投產的醋酸異丙酯氫化法裝置,是國內首套引用此工藝的異丙醇裝置,雖能聯產無水乙醇,但無水乙醇與異丙醇分離較為困難,加上脫水過程也較為復雜,目前處于停車狀態。
因此,未來國內市場丙酮加氫法仍是主力生產工藝。目前可以確定的擬建裝置包括青島海力加以及淄博諾奧化工等裝置均采用丙酮加氫法工藝。
出口增長或成常態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異丙醇出口形勢較好。據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異丙醇全年出口總量為10.25萬噸,較2017年大幅增長134.6%.2019年前8個月異丙醇出口總量高達14.1萬噸,同比增長100%以上,其中6月出口量突破2萬噸,7月更是達到單月出口歷史新高2.3萬噸。
異丙醇出口量大增,緩解了國內過剩的局面,在一定階段內也對國內異丙醇市場價格起到了支撐作用。預計未來異丙醇出口量持續增長或成為常態。
下游應用待拓展
目前國內異丙醇處于產能過剩格局,下游需求無新增長點,應用領域并未得到全部有效開發。
如異丙醇具有很強的殺菌能力,消毒適用范圍與乙醇相同,多用于皮膚以及醫療器械的消毒。在清洗劑領域,主要采用高純度異丙醇作為半導體的清洗劑以及金屬脫酯清洗劑,異丙醇的需求量預計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增長。另外,我國目前已成為世界電子元器件的主要基地,異丙醇在該領域的應用剛剛起步,發展潛力巨大。
業內人士分析,國內異丙醇的未來發展仍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需求減弱以及自給率增加都帶來重大利空,導致我國異丙醇產能過剩。拓展異丙醇應用領域,開發更多下游需求才是產業發展的重中之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