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走低、能源價格波動、下游需求恢復緩慢等因素影響,基礎化工盈利能力整體下滑,板塊表現較弱。但在政策的不斷加持下,部分上市企業二季度主營收入出現環比增長。業內人士由此預計,隨著下游庫存出清,需求端有望持續復蘇,基礎化工板塊景氣度將有望回升。
盈利行業屈指可數
上半年,基礎化工板塊在成本端高價原料庫存、需求端低迷的雙重影響下,行業營業總收入與歸母凈利潤下滑。數據顯示,基礎化工板塊實現營業總收入10373.72億元,同比下降9.92%;實現歸母凈利潤665.15億元,同比下降51.95%。
值得一提的是,基礎化工板塊的33個子行業中,僅輪胎、民爆、日用化學品板塊營收和凈利潤實現了同比增長。其余子行業凈利潤全部下降,其中同比下降幅度最大的是氯堿子板塊,為89.54%;氮肥板塊同比下降77.93%、膜材料板塊同比下降70.57%。
從營收和凈利潤增長方面來看,上半年,10家輪胎上市公司中報業績普遍向好,除華誼集團凈利潤下降89.23%外,其余9家企業全部盈利。數據顯示,上半年10家輪胎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收入630.15億元,同比增長8.38%;歸母凈利潤34.35億元,同比增長40.09%。業內人士認為,原料價格和運費回落是輪胎上市公司業績修復的主要原因。此外,出口增加、國產化替代以及下游汽車銷量增長也為輪胎需求帶來支撐。
此外,日用化學品上市公司共實現主營收入255.26億元,同比增長2.45%;歸母凈利潤21.24億元,同比增長45.06%。
二季度業績改善
上半年,基礎化工板塊上市公司的營業總收入與歸母凈利潤同比下滑,但值得注意的是,二季度基礎化工板塊營收環比出現提升。數據顯示,二季度,基礎化工板塊實現營業總收入5317.03億元,同比下降13.48%,環比增加5.15%。
從子行業營業收入來看,二季度實現環比增長的有民爆、橡膠制品、氟化工、滌綸、涂料油墨、改性塑料、磷肥及磷化工、鉀肥等23個子行業。其中,民爆、橡膠制品子行業環比增幅超過40%。二季度營收同環比均增長的子行業包括民爆、膠黏劑及膠帶、橡膠制品、滌綸、改性塑料等。
對此,多家證券研報看好氟化工行業。業內人士分析說,由于制冷劑基線結束,配額政策公布在即,行業開工率下降,供需關系有望改善,未來企業盈利能力有望持續提升。此外,作為我國的重要支農行業,化肥板塊中的磷肥及磷化工、鉀肥子行業也被多家證券機構看好。
對于該板塊未來前景,東海證券也在研報中指出,隨著需求端的復蘇,二季度基礎化工產品價格修復,去庫明顯,伴隨著原料端成本優化以及后續政策落地,相關產業有望走出底部,企業盈利能力有望回升。
政策助推景氣回升
近期,從中央到地方密集釋放的穩經濟新舉措,各方對下半年經濟發展充滿期待。政策加持有益于經營主體紓困發展,助推我國經濟實現整體性恢復,重回增長軌道。
這也讓上市化企對自身發展的信心有所增強,并通過回購的方式加強市場信心。數據統計顯示,上半年,滬深兩市上市公司有180家發布中報分紅預案,相對去年115家中報分紅,同比增幅超50%。其中,派現總額在百億元以上的有5家,中國海油派現總金額258.29億元,位列第2;中國石化雖然業績有所下滑,但分紅熱情不減,合計派發現金紅利173.85億元,派現總金額位列第3名。同時,榮盛石化、久日新材、賽輪輪胎等上市化企也宣布回購計劃,對公司前景充滿信心。
業內人士認為,三季度化工品需求有望底部回暖,從而推動基礎化工板塊發展。展望下半年,東海證券研報認為,氟化工業績有望環比大幅改善,三代制冷劑供需修復,氟化工行業將進入景氣周期;鉀肥行業價格底部確認,需求有望回升帶動景氣提升;輪胎行業中報業績兌現,國產替代和海外需求共振;鈦白粉行業受到地產政策提振,需求有望回暖,供需關系有望改善。中金公司研報也認為,隨著下半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有望見底回升,基礎化工品上市公司業績有望取得超額收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