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免费观看_欧美日韩精品电影_91看片一区_日日夜夜天天综合

新聞直報員供求信息會員
當前位置 > 首頁 > 有機 > 市場分析 > 正文內容
加速“織網”,提升天然氣保供沖峰能力
文章來源:中國能源報     更新時間:2023-11-30 11:46:13
        小雪時節,寒潮來襲,多地氣溫斷崖式下跌,迎峰度冬能源保供迎來關鍵期。作為天然氣供應“大動脈”,國家管網集團各路“通道”積極推進工程建設,織牢織密“全面一張網”,保障天然氣穩定有序供應。
 
        《中國能源報》記者近日從國家管網集團了解到,今冬明春供暖季,該集團天然氣管網輸送資源總量預計將超1000億立方米,進口管道氣、國產氣、LNG(液化天然氣)外輸、儲氣庫采氣規模均有不同程度增長,可全力保障高峰時段頂峰供應充足。
 
        加速“組網織網”
 
        我國天然氣消費的主要用途之一是供熱供暖,受地域條件等自然因素影響,冬季用氣量較大,天然氣消費存在明顯的峰谷差和供需異地的錯配現象。
 
        “天然氣開采和生產是穩定連續的,由此產生穩定生產和消費需求不均衡之間的矛盾,所以有必要利用天然氣管網和儲氣庫加以調節。”一位天然氣基礎設施領域資深專家說。
 
        基于此,國家管網集團自成立以來加速“全國一張網”建設,提升站管庫協同運營和管網沖峰能力,保障天然氣穩定供應。
 
        據了解,今年以來,全國5.4萬公里天然氣主干管網實際資源入網能力達9.9億立方米/日,可滿足今冬明春高月高日保供沖峰需求和冬季供氣總量的管輸需要;國家天然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重點項目——天津LNG接收站外輸管道投產成功,實現與中俄東線、陜京管道等多條天然氣主干管道互聯互通;中俄東線北段正式投產運行,可提升中俄東線日輸氣能力2000萬立方米,更好保障東北三省、京津冀及長三角地區能源供應。
 
        據國家管網集團市場部副總經理楊安介紹,國家管網集團加速天然氣“織網組網”,通過新建主干管道和已建設施擴容,進一步提升天然氣保供沖峰能力。
 
        其中,國家管網西氣東輸公司山西煤層氣穩產上產外輸通道得到進一步拓展,年輸氣能力新增10億立方米,可最大化將沁水盆地煤層氣新增產能接入國家天然氣“全國一張網”骨干管網,推動山西地區煤層氣高效勘探、高效建產、長效穩產,為京津冀及河南、山東、江蘇等地區提供更充足的用氣保障。
 
        協同運營保平穩
 
        “隨著高效集輸、下游市場化良性競爭的‘X+1+X’體系不斷推進,我國油氣行業特有的上中下游‘一般粗’結構將逐步轉變為‘啞鈴型’結構。整合主要設施,形成全國性天然氣接卸及應急調峰能力,市場也有不少新變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資源與環境政策研究所研究員郭焦鋒說。
 
        郭焦鋒指出,在全國“一張網”格局不斷完善、優勢漸顯的當下,國家管網集團在原有天然氣管道網絡基礎上持續拓展省級管網,將其以市場化方式納入。“目前看,國內長輸天然氣管網布局更加合理,同時境外天然氣管網與國內段銜接向好,將境外天然氣資源‘絲滑’接入。此外,俄氣東線還增加了山東、江蘇輸送路徑,天然氣管網體系不斷完善。”
 
 
        在上述天然氣基礎設施領域資深專家看來,天然氣平穩有序供應,不能僅靠管輸單一環節。“從接收到輸送再到儲存,提升資源入網量,一體化協同運營重要且必要。”
 
        11月10日,國家管網集團天津LNG接收站迎來今冬首船LNG。該船運載的LNG卸載至二期項目新投產的22萬立方米儲罐中,可氣化為8500萬立方米氣態天然氣。今冬明春,天津LNG接收站還將迎來31艘來自世界各地的LNG巨輪,保障華北地區應對寒潮低溫。
 
        據《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國家管網集團統籌安排7座LNG接收站超100個窗口期,全力維持罐存合理高位運行。“與管網相連的18座儲氣庫應注盡注,最大采氣入網能力達2億立方米/天,較上年增加11%,金壇儲氣庫等三座儲氣庫儲氣量創歷史新高。”楊安介紹。
 
        “進口管道氣、進口LNG、國產氣、儲氣庫‘接收站-管網-儲氣庫’一體化協同運營對接不斷順暢,將協調推動保供資源落實。”郭焦鋒說。
 
        保供離不開便捷高效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國家管網集團已具備全國性的天然氣接卸輸轉及應急調峰能力,已運營LNG接收站2760萬噸/年,儲氣庫54.36億立方米/年。
 
        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我國油氣行業將更加聚焦資源保障和配置、市場競爭和發展兩條主線,因此管網資源如何更加公平開放、便捷高效利用備受關注。
 
        受訪人士表示,將來在實際運行中,應通過政府引導和市場調節相結合,整合主要設施,形成全國性天然氣接卸及應急調峰能力。隨著國家管網集團成立和油氣管網市場公平公開交易推進,引入托運商制度和金壇儲氣庫儲氣容量競價交易,都是打破制度和業務瓶頸、促進新市場主體對下游消費市場的探索和嘗試,以此帶動各類資本和企業進入,聯通斷點,打通堵點,實現管網互聯互通,持續完善“全國一張網”。
 
        另外一個業內共識是——供給端可根據市場情況合理安排生產計劃,需求方可選擇靈活多樣的天然氣購入方式。兩方均可在市場環境下獲得更加穩定的成本及收益,有助于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占比,更好地為經濟平穩增長提供環境保障。
 
        郭焦鋒認為,信息數字技術的運用能夠有效助力安全生產和冬季保供。“要加大力度建立高效的運營管理平臺,將數字化技術與現有管網輸送機制相結合,做到科學、合理、及時的調度和運行,借力大數據,大幅提高天然氣運輸和使用準確性和協同性。”
 
        《中國能源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國家管網集團油氣調控中心持續開展天然氣管網一鍵啟停、自動分輸、遠控功能改造工作,通過前期建設應用在線仿真系統、運行數據應用平臺和壓縮機動態效率監測平臺,提升了天然氣管網運行數據分析水平和冬季保供期間的預測預警能力。
 
   相關新聞
主站蜘蛛池模板: 马公市| 万荣县| 红安县| 富宁县| 顺昌县| 松溪县| 武山县| 祁阳县| 开封县| 泾川县| 资阳市| 敦化市| 江川县| 兴隆县| 宝应县| 施秉县| 神池县| 嵊州市| 会昌县| 三亚市| 武功县| 印江| 伊宁县| 望都县| 南丰县| 青州市| 衡阳市| 余江县| 高唐县| 德惠市| 卓资县| 屏东市| 兴义市| 三门峡市| 肥西县| 安宁市| 宁海县| 台湾省| 乳源| 赣州市|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