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隴原先鋒】
聚力創新攻堅 勇攀科技高峰
——記蘭石重工壓延裝備研究院黨支部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王占東
盛夏時節,蘭石集團智能化超合金生產線,125MN(兆牛)大型快速鍛造液壓機組滿負荷運行——4個回程缸頂起600噸重的活動橫梁,3個巨型油缸推動橫梁,沉穩下落,精準壓向下方超大的金屬鍛件……一個個應用于航空航天、核電、船舶、化工、軌道交通、新能源等行業的關鍵特種合金材料,由此開始,經千錘百煉,精工打磨,鍛造而成。
“這一壓下去,能達到1.25萬噸的鍛造力。”蘭石重工壓延裝備研究院黨支部書記、研發一部部長賈鋆說,這是蘭石重工自主研制的國內首臺套萬噸智能化快鍛壓機,主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有多先進?
蘭石重工總工程師安建軍說:“我們攻克了兩大自主核心技術。”
其一,大運動慣量精準控制技術。它能控制600噸重的活動部件,在1分鐘內往復運動80次以上,誤差在±1毫米之內。唯有如此,才能更精準地鍛造重大裝備關鍵材料和零部件。
其二,比例流量控制技術。它能在毫秒間將3萬升液壓油的壓力從35MPa(兆帕)卸載到0,實現快速響應,平穩卸載。只有這樣,才能讓裝備達到高動態響應,實現高頻次鍛造。
這一工業母機的關鍵技術突破,源于該院廣大黨員及職工的攻關奪隘。
早在2013年,為引領高端裝備制造市場新需求,蘭石集團就儲備了大型快鍛壓機項目。2022年立項后,蘭石重工壓延裝備研究院勇于揭榜。2023年3月,項目方案評審通過后,院黨支部成立技術攻關小組,70多人的團隊中,黨員人數超過了一半。黨支部與項目骨干簽訂關鍵技術研發認領責任書,一場由黨員帶頭沖鋒的科技攻堅戰打響了。
“我對仿真環節記憶深刻。”賈鋆說,“5名入職不到兩年的研究生主動站出來請戰,他們說自己是黨員,研究方向又是工程力學,一定要拿下這個任務。他們在老專家的指導下,經過反復仿真計算,形成了合理的技術方案。裝備投產后證明,仿真數據與真實數據的偏差僅在5%以內。”
在技術研發、設計轉化、工程管理各條戰線上,廣大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凝聚起合力攻堅的強大力量。今年5月13日,蘭石重工研制的國內首臺套萬噸智能化快鍛壓機在蘭石集團超合金生產線投運。
項目攻關一開始,該院黨支部即提出打造“勇攀高峰”黨建品牌,形成黨支部帶動黨員創新、黨員帶動群眾創效,全員比學習看本領提升、比作風看責任擔當、比業績看價值創造、比服務看群眾滿意的“兩帶兩創”“四比四看”氛圍,有效將組織力、凝聚力、戰斗力轉化為科技創新活力動力。
這股科技創新動力也推動了蘭石重工另一個重大項目18MN(兆牛)徑鍛機的技術突破。
徑鍛機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自動化鍛造裝備,比如高鐵車軸、飛機發動機葉片都由其鍛造。“之前,這個設備要靠進口,現在我們攻克了這個‘卡脖子’難題,打破了國外壟斷。”安建軍說。
為此,該院黨支部組織廣大黨員及職工成立兩個課題組,圍繞6個方面、12個子課題進行攻關突破,一舉攻克高頻鍛打、夾頭諧振等控制技術,將徑鍛機規格從之前的8MN(兆牛)提升到18MN(兆牛)。
2024年,為完成國內一客戶2MN(兆牛)徑鍛機采購訂單,該院黨支部成立由研發前端團隊、安裝調試團隊、測試驗收團隊組成的黨員突擊隊,黨員中的技術人員趕赴安裝現場提供技術指導,確保項目順利試車、按期交付,成為又一國內首臺套產品。
黨建引領,勇攀高峰。
如今,蘭石重工壓延裝備研究院形成了一套工作法:按照行業發展趨勢和市場需求,設立技術迭代升級類、新產品研發類項目,立項后,由黨員帶頭以揭榜掛帥、競賽形式認領,黨支部與骨干黨員簽訂技術攻關承諾書,依托蘭石集團優化科技人員激勵措施,引導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以“兩帶兩創”促進項目落實,推動高質量發展。
近兩年,該院黨支部鍛造一支具有60名工程師及以上的技術骨干隊伍,打造“超大噸位快速鍛造液壓機組”“徑向鍛造液壓機組”“智能化生產線”3個單項拳頭產品。125MN(兆牛)大型快速鍛造液壓機組入選國務院國資委“首批國有企業職務科技成果賦權改革試點”,2MN(兆牛)徑鍛機入選中國鍛壓協會“2024年中國鍛造行業十大風云事件”,蘭石重工公司榮獲2024年度甘肅省企業技術創新示范獎。
|